8.7級強震突襲堪察加,俄核潛艇基地受損情況引猜測 -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1 11:44:55
來源:環球時報

8.7級強震突襲堪察加,俄核潛艇基地受損情況引猜測

字體:

  俄羅斯遠東堪察加半島附近海域7月30日發生8.7級地震,這是有記錄以來的第六大強震,也是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以來全球最強地震。儘管地震中心人煙稀少,但距離震中100多公里的阿瓦查灣就是俄太平洋艦隊核潛艇基地所在地,這裡部署有多艘先進的戰略核潛艇以及配套的洲際導彈。儘管俄羅斯官方並未透露相關基地是否在這次大地震中受損,但西方對此猜測不斷。

  目前沒有明確損壞報告

  英國《每日電訊報》7月31日稱,這場大地震震動了俄羅斯遠東的堪察加半島,引發人們對俄羅斯關鍵核潛艇基地狀況的嚴重擔憂,這些基地非常接近地震震中。報道稱,雷巴奇核潛艇基地就位於阿瓦查灣,這裡部署有俄羅斯最先進的“北風之神”級和“北風之神A”級戰略核潛艇,它們構成了俄羅斯海基核威懾的支柱。部署在該基地的不但有戰略核潛艇,同時有配套的核導彈儲存設施。西方軍事分析師和國際觀察家正在對這些敏感的俄海軍設施受到的影響進行評估。報道稱,目前還沒有關於該基地損壞的明確報告,但社交媒體上流傳的視頻顯示,堪察加半島各地的民用基礎設施遭到廣泛破壞,包括倒塌的建築物、受損的港口和扭曲的道路。高度機密的雷巴奇核潛艇基地處於俄軍的嚴密管控下,外界無法得知其實際情況。同時最近幾天該地區的糟糕天氣,使得用衛星照片分析該基地到底部署有哪些核潛艇以及它們是否在地震海嘯中受損變得非常困難。

  停泊於雷巴奇核潛艇基地的俄海軍核潛艇。

  烏克蘭《基輔郵報》稱,社交媒體上流傳的視頻顯示,雷巴奇核潛艇基地附近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港遭受了明顯的海嘯破壞,因此距離震中更近的該基地可能會受到同等或更嚴重的影響。俄羅斯國防部尚未就該基地或部署在此的潛艇狀況發表公開聲明。報道稱,俄海軍太平洋艦隊的核能力被認為對莫斯科在亞洲的戰略態勢至關重要,“特別是在印太地區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持續的情況下”。報道提到,俄總統普京幾天前剛宣布戰略核潛艇是俄羅斯“三位一體”核力量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提升包括潛艇部隊在內的俄海軍作戰能力是首要任務之一。“如果雷巴奇核潛艇基地在這次地震中受到破壞,可能會限制俄羅斯在該地區投射海上戰略力量的能力。”

  美國“動力”網站“戰區”頻道稱,目前還沒有明確跡象表明,俄羅斯在阿瓦查灣的任何海軍設施或停泊在碼頭的艦艇因這次地震和隨後的海嘯而遭受破壞。據介紹,阿瓦查灣的地理環境可能有助於保護港灣內部的船隻免受最嚴重的海嘯衝擊。但對於停泊在港口的核潛艇而言,即使是相對較小的海嘯和港口水位突然升高也可能産生潛在的重大影響。例如海嘯可能推動潛艇和其他船隻撞擊係泊處的堅固堤岸,導致艦艇受損。核潛艇停靠在碼頭時,露出水面的艇身高度較矮,突如其來的海嘯可能導致海浪涌上艇身、大量海水從打開的艙門灌入。同時,基地內正在進行維修的潛艇或其他艦艇都特別容易受到地震損傷,例如幹船塢中的核潛艇可能失去固定支撐而傾斜碰撞、起重裝置可能垮塌而壓壞艦艇等。此外,岸上的基礎設施也可能在地震中受損,包括存放核導彈的倉庫、深水碼頭、通信基礎設施和專用支持系統,“在俄遠東地區沒有其他基地具有同等能力”。

  報道稱,儘管俄羅斯政府沒有直接回應雷巴奇核潛艇基地是否受到影響,但強調地震後當地局勢已得到控制,“沒有人員死亡或重傷的報告”。一名與現役部隊保持密切&&的退役俄羅斯海軍軍官透露,“我沒有得到關於俄羅斯海軍在堪察加半島的海軍基地受到嚴重破壞的信息。我認為一切都在正常範圍內。這些基地非常堅固,在設計和建造時就考慮到敵人發動核攻擊的可能性。”

  基地部署眾多核潛艇

  據介紹,雷巴奇核潛艇基地是俄太平洋艦隊兩大核心基地之一,其中水面艦艇部署於海參崴,而核潛艇駐紮地就在雷巴奇基地。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沙俄時代,於1904年投入使用,是俄羅斯最古老的海軍基地之一。此外,附近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海軍基地也部署有部分水面艦艇,位於阿瓦查灣維柳欽斯克的海軍造船廠則是維持俄海軍潛艇在太平洋行動的關鍵設施。地震發生時,該基地實際部署有哪些潛艇尚不清楚,但此前公開信息顯示,這裡集中了俄海軍最先進水下核打擊力量。

  “動力”網站“戰區”頻道稱,雷巴奇核潛艇基地是俄羅斯海軍現役大多數“北風之神”和“北風之神A”級戰略核潛艇的母港。近年來,俄羅斯一直在用這些先進核潛艇取代蘇聯時代的“德爾塔”級戰略核潛艇。最新的“北風之神A”級戰略核潛艇全長約170米,水下排水量超過2.4萬噸,航速不小於29節,最大潛深約480米。它是當今最先進的戰略核潛艇之一,主要武器為16枚“布拉瓦”潛射洲際導彈,每枚導彈可攜帶6-10個當量為10萬-15萬噸TNT的核彈頭,最大射程9300公里。此前的公開資料顯示,雷巴奇核潛艇基地部署有2艘“北風之神”和3艘“北風之神A”級戰略核潛艇。衛星照片顯示“德爾塔3”級戰略核潛艇“梁讚”號也停泊在雷巴奇基地。

  此外,部署在該基地的還有2艘“阿庫拉”級攻擊核潛艇、2艘“亞森-M”級多用途攻擊核潛艇和3艘“奧斯卡2”級巡航導彈核潛艇。其中“亞森-M”級是當今俄羅斯現役最先進的攻擊核潛艇,可以攜帶重型魚雷、“瑪瑙石”反艦導彈、“口徑”巡航導彈和“鋯石”高超音速導彈,水下作戰性能超過美國“海狼”級攻擊核潛艇,經常被美國官員視為“特別重大的水下威脅”。“奧斯卡2”級巡航導彈核潛艇則是專門為打擊美國航母而研製的,配備有24枚“花崗岩”超音速反艦導彈,其中部分型號還更換了更先進的“鋯石”高超音速導彈。

  報道還提到,俄羅斯海軍計劃將世界上最長的核潛艇“別爾哥羅德”號也部署到雷巴奇核潛艇基地。“別爾哥羅德”號屬於經過特殊改裝的“奧斯卡2”級巡航導彈核潛艇,用於執行水下特種作戰任務。它全長超過184米,主要武器是6枚航程遠達1萬公里的“波塞冬”核魚雷。後者屬於核動力無人潛航器,可以攜帶超大當量的核彈頭,在人工智能的引導下自行前往對手附近海域引爆,利用巨大的衝擊波和海嘯摧毀敵方艦艇和港口。因此“別爾哥羅德”號也被稱為“末日潛艇”。

  俄羅斯地震余威未消

  “動力”網站“戰區”頻道稱,俄羅斯此次大地震對於海軍基地的影響,凸顯了將關鍵軍事設施和資産(如珍貴的戰略核潛艇)集中在一個相對狹窄的區域的潛在風險,這也給各國軍隊提出了新課題。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稱,7月30日凌晨發生的這次地震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根據英國地質調查局的資料,全球約有80%的地震都發生在該區域。這次地震也是1952年以來堪察加地震帶的最強活動,當年這裡曾發生一場9.0級強震。這次地震引起的海嘯已經橫掃全球,南太平洋島國警告人們遠離海灘,遠在南美洲的智利也發出最高級別的海嘯預警,並疏散了數百人。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大地震帶來的余震不斷。俄羅斯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堪察加分所稱,堪察加半島近海7月30日晚些時候再次發生6.5級地震。地震發生在距離千島群島的北庫裏爾斯克區178公里處,震源深度為68公里。隨後,該區域又記錄到一次5.3級地震。此外,受這次地震影響,位於堪察加半島的歐亞大陸最高火山克柳切夫火山也開始噴發。俄羅斯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將持續監測該地區,預計該地區的高震級余震可能會持續一個月。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