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1/ 29 09:11:14
來源:環球時報

俄烏在黑海進入無人艇對攻時代

字體:

    儘管烏克蘭海軍主力在俄烏衝突早期就損失殆盡,卻成功利用自殺無人艇逼迫俄黑海艦隊“家裏蹲”。作為回應,俄羅斯也開始發展無人艇進行針對性作戰。俄羅斯衛星網27日稱,首批俄羅斯國産無人艇最早將在今年年底交付並在對烏特別行動區投入測試,計劃將從明年開始大規模生産。這也意味着未來黑海海面上的有人駕駛戰艦將逐步退出,轉而出現無人艇攻防戰。

    俄羅斯即將開始量産

    俄羅斯衛星網27日稱,俄羅斯金吉謝普機械製造廠控股公司董事總經理米哈伊爾∙達尼連科在接受採訪時透露,俄羅斯第一批國産無人艇將於2023年年底前交付給俄羅斯國防部,並在特別軍事行動區進行測試。“它的特點是吃水淺,水面以上部分非常矮,難以被發現,艇體由複合材料製成,可最大限度地減少雷達信號。該無人艇採用噴水推進方式,最大速度約為每小時80公里,續航里程超過200公里。有效載荷約600公斤,可以搭載炸藥、特種貨物和偵察設備”。

    俄軍無人艇將基於無人巡邏艇研製。

    “今日俄羅斯”網站28日稱,這種無人艇是基於民用的Vizir-M航道測量無人艇發展而來,在“軍隊-2023”論壇上,該公司公開展示這種無人艇。它可以用於巡邏和偵察,攜帶拖曳水聲儀器和其他特種設備以及遙控無人水下潛航器進行遠程水下勘探作業,能在遠海和北極地區的鹹淡水、風浪條件下運行,具備抵禦暴雨、風雪和冰雹等惡劣環境的能力,可在3-4級的海況和6級風力下正常作業。據該公司介紹,以經濟航速運行時,這種無人艇的最大航程可達600公里。達尼連科透露,目前還在考慮使用混合動力裝置,進一步提升無人艇的作戰距離。

    和烏克蘭使用的無人艇類似,俄羅斯這種無人艇也具備攜帶高爆炸彈執行自殺攻擊的能力。達尼連科&&,考慮到這種無人艇在自殺攻擊時是“一次性消耗品”,“因此我們的任務是使其製造工藝盡可能簡單且成本廉價,我們做到了”。除了執行自殺性攻擊外,這種俄羅斯國産無人艇還可以承擔其他任務,包括運送人員和物資。達尼連科介紹説,該無人艇帶有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具備自動返回基地的功能。“它可以將部隊運送到登陸點,然後離開海岸並返回基地。如果遭到敵人攔截,可以通過預先設定的程序自行脫離戰場前往疏散點。”同時該無人艇也可以搭載導彈、機槍和電子戰系統執行反無人艇攔截作戰。

    俄羅斯《消息報》28日稱,俄國防部消息人士透露,俄軍對該無人艇興趣非常大,並指示該公司根據新技術規格生産一批測試産品。根據設計,該無人艇可以攻擊海軍艦艇和海岸目標,包括敵方沿海基地或港口設施。“這種無人艇的小尺寸、淺吃水和隱身性使它甚至能在第聶伯河等河流上投入作戰”。

    報道稱,目前俄羅斯西北部已經準備好了生産基地,一旦該無人艇通過俄軍測試就可以開始快速組織大規模生産,最快明年正式服役。達尼連科還&&,除了少數電子設備外,無人艇零部件的生産幾乎實現了俄羅斯本地化。他確信,“當開始大規模生産時,這些電子設備也將實現本地化”。

    烏克蘭無人艇獲得豐碩戰果

    之所以俄羅斯積極推進國産無人艇的研製工作,外界普遍認為與烏克蘭同類無人艇取得的豐碩戰果有關。由於實力差距懸殊,烏克蘭海軍主力艦艇在俄烏衝突爆發後不久就相繼損失,但烏軍從去年年底開始利用自殺無人艇對俄黑海艦隊的巡邏艦艇、海軍基地和克裏米亞大橋發動多次成功的突襲,讓俄軍蒙受不小損失。

    美國“動力”網站介紹説,去年9月,一艘烏克蘭無人艇首次被發現擱淺在塞瓦斯托波爾,這是外界第一次完整地看清這種神秘武器的樣貌。但當前烏軍使用的自殺無人艇已經發展出多個型號。去年10月,俄黑海艦隊基地塞瓦斯托波爾遭到烏軍無人艇和無人機的海空聯合攻擊,造成多艘俄軍艦艇受損;此後,俄軍多艘艦艇在巡邏時遭遇烏軍無人艇襲擊;今年8月,先是黑海東岸的俄海軍基地新羅西斯克遭遇烏克蘭無人艇襲擊,導致俄軍“奧列涅戈爾斯基·戈爾尼亞克”號大型登陸艦遭受嚴重破壞,後有克裏米亞大橋也因為同樣的原因而受損,橋上交通中斷。烏克蘭安全局11月24日首次公布了烏軍自殺無人艇對克裏米亞大橋的襲擊細節。路透社引用烏克蘭方面的消息稱,這次襲擊出動了至少5艘“海洋寶貝”型無人艇,烏方人員從約1000公里外的烏克蘭控制區進行遠程控制,“大橋橋墩發生猛烈爆炸,八座支撐結構中有六座被毀,兩座受損”。

    儘管俄軍對烏軍無人艇的生産設施和出發基地進行了大規模空襲,但效果並不理想。美國媒體曾透露,烏軍使用的這些無人艇製造簡單,甚至可以在車庫內利用簡單工具進行組裝。此外,針對黑海的特殊作戰環境,烏軍無人艇的性能也在不斷完善。例如早期型號的航程有限,缺乏遠程控制能力,需要由其他大型船隻將它運載到目標海域,並由附近的烏克蘭特工進行遙控,但此後烏軍無人艇的性能不斷升級。例如最近一艘新型MAGURA V5無人艇在克裏米亞西部海岸擱淺後被俄軍完整捕獲。它全長5.5米,採用噴水推進裝置和流線形船體,航程達830公里,巡航速度每小時40公里,最高時速可達78公里。它的有效負載能力為320公斤,裝滿炸藥後可以執行自殺作戰任務。該艇通過無線電與空中中繼/衛星通信等進行控制,能在遠離海岸的海域作戰。

    烏克蘭無人艇的連續成功突襲成為俄黑海艦隊的心腹大患。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10月24日曾宣稱,“俄羅斯艦隊不再有能力在黑海西部執行任務,他們正在逐漸從克裏米亞撤退”;11月他再度&&,無人艇幫助烏克蘭掌握了黑海的主動權,迫使俄黑海艦隊撤出。儘管有人質疑這些説法的真實性,但不可否認的是,俄黑海艦隊的確因此大幅減少出動,俄方還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強化海軍基地和克裏米亞大橋的防禦措施,並將部署在克裏米亞半島的艦艇向距離烏克蘭更遠的阿布哈茲地區奧恰姆奇拉灣等地疏散,實質性失去了對於黑海西部的控制權。

    無人艇作戰面臨多重挑戰

    與烏軍無人艇不同的是,俄軍無人艇的重點打擊目標並非港口裏的海軍艦艇。俄羅斯軍事專家謝爾蓋·蘇沃洛夫認為,“無人艇的作戰方式並不只限於自殺攻擊。它們可以摧毀烏克蘭武裝部隊的港口基礎設施,或執行反登陸作戰。如果烏軍嘗試在第聶伯河上建立浮橋等渡河設施,無人艇也會將其摧毀。”俄軍分析人士認為,在不久的將來,無人艇可能會成為俄軍制式武器。“作為一種標準武器,它也可以在遙控操作下用於反無人艇作戰,在保衛海軍基地或克裏米亞大橋等重要建築時非常有用。”

    在烏克蘭海軍主力艦艇損失殆盡、俄黑海艦隊消極避戰的情況下,隨着俄烏雙方都在大力發展無人艇,未來黑海將迎來“無人作戰時代”。這種海戰模式將如何發展,成為各國海軍關注的話題。但有分析認為,受限於當前無人艇的技術能力以及俄烏雙方對無人艇的成本限制,這種無人艇對抗的實際技術含量並不高。

    此外,無人艇的噸位小,註定了它的適航性能有限,難以抵禦惡劣海況,但相關防禦措施面臨同樣的挑戰。“動力”網站提到,俄軍在塞瓦斯托波爾遭受烏軍無人艇多次襲擊後,設置了海陸空分層防禦措施,包括在港口附近修建海上圍欄,以阻擋烏軍無人艇的快速突襲。但11月27日黑海地區遭遇大規模風暴襲擊,衛星圖像顯示,風暴之後,部署在塞瓦斯托波爾的這些防禦設施已被沖走或提前拆除。報道認為,由於這些港口防禦措施需要相當長時間才能恢復,這就給了烏軍無人艇再次發動突襲的機會。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07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