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默了一天之後,俄羅斯終於對烏克蘭方面發布的“俄黑海艦隊司令索科洛夫在烏軍對俄黑海艦隊總部發動的襲擊中死亡”的相關消息予以回應。據俄新社26日報道,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當天就有關問詢&&,“這屬於國防部的權限,我們無可奉告。”隨後,俄國防部發布了索科洛夫當天“現身”一場會議的視頻。9月22日,位於克裏米亞塞瓦斯托波爾的俄黑海艦隊總部遭到烏克蘭導彈襲擊,雖然俄烏都證實了這一消息,但雙方在人員傷亡上的説法並不相同。25日,烏特種作戰部隊司令部發布消息稱,索科洛夫在上述襲擊中死亡。有關消息立即引起西方媒體注意和廣泛討論,紛紛使用“重擊”來渲染此事對俄方的影響,不過也&&烏方無法提供證據支持其説法。而俄方認為,烏方在大舉進攻克裏米亞之際發布有關消息,無非是聯合西方進行的又一次“信息戰”。儘管“索科洛夫死亡被證實是虛假消息”,但隨着俄黑海艦隊持續受挫,不少分析認為,烏軍仍將加大對克裏米亞的打擊力度,在此背景下,俄方如何防禦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外界關注的焦點。
9月26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國防部長紹伊古舉行會議的視頻。烏方稱在塞瓦斯托波爾黑海艦隊總部遭襲時死亡的俄黑海艦隊司令索科洛夫出現在屏幕上。(視覺中國)
索科洛夫數次出現在屏幕上
據烏克蘭獨立新聞社25日報道,烏特種作戰部隊司令部當天稱,烏方上周對俄黑海艦隊總部的襲擊造成包括該艦隊司令索科洛夫在內的34名俄軍官死亡,另有105人受傷。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此前稱,這次襲擊造成9人死亡,16人受傷。當時烏媒及社交媒體上有傳言稱,索科洛夫也在這次襲擊中身亡。但布達諾夫&&他無法證實這一消息。
資料顯示,黑海艦隊是俄海軍四大艦隊之一,主要活動範圍為黑海和地中海,主基地是克裏米亞港口城市塞瓦斯托波爾。去年8月,索科洛夫被俄總統普京任命為黑海艦隊司令,但沒有舉行公開任命儀式。索科洛夫現年61歲,據俄媒報道,他歷任俄太平洋艦隊、北方艦隊多個職位,曾擔任北方艦隊副司令。2020年1月起出任庫茲涅佐夫海軍學院校長。
烏方發布索科洛夫身亡的消息後,西方媒體予以廣泛關注,但均&&無法獨立證實烏方説法。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稱,烏方有關消息若得到確認,將成為去年黑海艦隊旗艦被擊沉之後俄海軍遭受的最重大損失。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稱,烏克蘭聲稱炸死了黑海艦隊指揮官,這是迄今為止基輔對克裏米亞進行的最大膽的襲擊之一。
雖然外界討論十分激烈,但俄方25日並未對有關消息予以回應。26日,面對媒體提問,佩斯科夫依然未予置評,只稱請記者向國防部詢問。隨後俄國防部發布了索科洛夫當天早些時候“現身”一場會議的視頻。會議由俄國防部長紹伊古主持。視頻顯示,索科洛夫與俄波羅的海艦隊、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等其他艦隊指揮官一起通過線上方式參加了這次會議。索科洛夫數次出現在屏幕上,但沒有發言。紹伊古在會上&&,烏克蘭的反攻迄今未取得任何成果。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媒體26日認為,無法確認視頻中的人就是索科洛夫,也無法明確會議舉行的時間及視頻的拍攝地點。
俄羅斯Tsargrad電視台25日引述俄政治學家馬爾科夫的話稱,一些親烏媒體報道黑海艦隊司令死亡新聞,這不可信,因為他們一直在散佈虛假信息。一名俄海軍部門的消息人士也稱,烏方散佈這樣的消息,目的是為了證明烏克蘭導彈襲擊的有效性,並向盟友表明,基輔可以用大量導彈在衝突中取得成功。CBS26日評論稱,若俄方視頻屬實,將進一步證明烏克蘭試圖通過傳播虛假信息來獲得戰場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烏克蘭《基輔郵報》26日曾稱,是俄軍官幫助烏克蘭炸死了黑海艦隊指揮官。克裏米亞遊擊隊從俄軍官那裏獲得了關於俄高級指揮官位置和活動的關鍵信息,並對其進行了金錢獎勵。報道還提到,莫斯科未能及時支付軍人的工資是烏上周能對俄黑海艦隊總部進行毀滅性導彈襲擊的關鍵。
克裏米亞局勢危險?
烏克蘭獨立新聞社26日早些時候報道稱,烏克蘭軍事專家普列堅丘克認為,黑海艦隊失去司令將對艦隊的活動産生影響,並將這種情況比作一隻沒有頭的母雞。他説:“如果艦隊的主要部分不起作用,會影響艦隊的作戰能力。這就像一隻沒有頭的母雞:能跑,但它已經死了。”
雖然索科洛夫死亡事件“存疑”,但西方媒體稱,烏方近幾週顯而易見提高了攻擊克裏米亞的頻率。據《紐約時報》報道,烏方近來動用導彈以及無人機對俄軍艦艇、港口、橋梁和軍火庫實施打擊。分析人士稱,烏克蘭通過攻擊克裏米亞使得俄方難以將該地區作為支援其所佔烏南部地區的後勤基地,同時也提高了俄方維持對克裏米亞半島掌控的代價。烏軍方還透露,上周五對塞瓦斯托波爾的攻擊採用了導彈和無人機組合,對俄防空力量形成壓制。美媒稱,如烏方相關説法屬實,即烏方了解俄軍高層開會和參會人員信息,上述攻擊不僅是烏方在軍事方面的一大成果,也是其在情報方面的巨大成功。
德國電視一台引述德軍事經濟學家凱普的觀點稱,對俄羅斯來説,烏克蘭對克裏米亞的襲擊是一場災難,表明俄羅斯防空系統無法攔截西方巡航導彈。
據俄羅斯“sibkray.ru”網站25日報道,幾天來,烏克蘭一直在宣傳對克裏米亞地區進行系統性大規模襲擊,其中一些承諾正在兌現,包括對黑海艦隊總部進行的導彈襲擊。隨着西方向烏克蘭供應高精度導彈和無人艇,克裏米亞的局勢將變得極其危險。俄媒提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透露,美國“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已經抵達烏克蘭,並將增援烏克蘭軍隊。不過,佩斯科夫26日強調,無論是“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還是“陸軍戰術導彈系統”都不會改變戰場局勢。據俄媒報道,俄正對烏克蘭港口城市敖德薩進行報復性襲擊。
獨立軍事分析師迪庫茨奈特&&,儘管烏方對克裏米亞的攻擊能造成一定破壞,但並不會形成戰爭轉折點。目前來看,烏軍遠未推進到克裏米亞,更別提重佔該地,俄方很清楚這一點,俄方的目標是從長期上讓烏方進攻無果。
面對烏方在克裏米亞的猛攻,俄專家建議俄羅斯越過政治家喜歡劃定的“紅線”。他們認為,克裏米亞面臨的重大軍事威脅需要相應的“重大決策”。
“北溪”一周年,真相難明
在俄烏圍繞克裏米亞展開攻防的同時,聯合國安理會應俄羅斯要求召開的關於“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的會議將於當地時間26日舉行,預計莫斯科將提請注意丹麥、瑞典和德國開展的調查沒有任何結果。俄常駐聯合國第一副代表波利揚斯基此前承諾,莫斯科將繼續幫西方人揭開這一事件的謎團。
德國電視一台26日提到,“北溪”事件發生一年了,但很多事情仍不清楚。俄衛星通訊社25日稱,俄駐丹麥大使巴爾賓稱,丹麥不僅拒絕俄羅斯聯合調查“北溪”爆炸事件,還拒絕了有關此事件法律援助的大部分請求。
據俄新社26日報道,美國著名記者西摩·赫什當天發表文章稱,參與“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的美國人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對此,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26日在社交&&上寫道,白宮應該對美國記者赫什的調查結果作出回應。她&&:“白宮從未對這一事件深入調查過。拜登政府有責任對所有問題作出全面答覆。”
俄媒26日引述俄科學院安全研究中心專家布洛欽的話稱,西方拒絕對“北溪”事件進行調查,是因為不希望看到真相。因為每個人都明白,美國及其盟友應對這些襲擊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