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泰國“藍色突擊—2023”海軍聯合訓練於9日下午圓滿結束,雙方在聯合反潛、互駐艦艇等課目上進行了深度融合訓練。
據報道,此次聯訓突出聯合性、實戰性和務實性,在聯合指揮、聯合反潛、直升機互降、互進塢艙、互駐艦艇、叢林生存、城市作戰、直升機滑降等課目上高度信任、深度融合,堅持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有效提高了雙方戰技術水平。中方指揮員、海軍陸戰隊副司令員陳衛東少將&&,自2010年兩國海軍首次開展“藍色突擊”聯合訓練以來,訓練內容由陸戰隊層面向海軍編隊層面增加,兵力編成由單一兵種向艦機艇隊多兵種擴展。雙方通過聯合訓練、共同交流,達到了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的目的,對於提高參訓部隊戰技術水平、提升共同應對地區安全威脅的能力、進一步深化中泰兩國軍事合作交流起到積極作用。泰方指揮員、泰國海軍登陸艦支隊司令阿帕少將&&,聯訓促進了兩國之間文化交流,必將進一步密切泰中友好關係。泰國《曼谷商報》稱,此次聯訓的目標是通過人道主義救援等方面的訓練,尤其是以小型軍事單位進行戰術行動訓練,增進雙方了解與交流,鞏固良好關係。軍事專家宋忠平10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隨着這些年中泰聯訓課目不斷變化,不同軍兵種參與其中。該聯訓主要針對非傳統安全領域,以強化雙方在地區反恐、反海盜、人道主義救援、防災減災方面的合作。
今年以來,中泰空軍、陸軍相繼開展聯合演習。7月,中泰“鷹擊—2023”空軍聯合訓練在泰國空軍烏隆基地舉行。8月,中泰“突擊—2023”陸軍聯合訓練在泰國彭世洛府某特戰團營區舉行。此外,中國和其他東盟國家也開展多場聯演聯訓。今年3月—4月,中國與柬埔寨舉行“金龍—2023”聯合演習,此次聯演是兩軍規模最大的一次演習。5月,中國還與新加坡、老撾舉行軍演。俄媒稱,這些演習均不針對第三方安全利益,也不追求建立任何軍事聯盟目標。“相比之下,美西方在該地區進行聯演,是在‘印太戰略’下通過打造‘反華陣營’來遏制中國發展,是給地區乃至世界製造麻煩。”宋忠平&&。
廣西民族大學東盟學院副院長葛紅亮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與東盟國家加強軍事交流與合作,一是為進一步提升和推動中國與東盟關係的全面發展,特別是推進安全領域的合作機制和建設性工作;二是從區域安全和治理的角度來看,當前地區出現很多非傳統安全議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離不開中國與東盟國家加強對話與交流。在這一過程中,中國也彰顯了在地區安全和治理層面與美國不同的價值理念。中方更加提倡在全球安全倡議下推動共同的安全合作,更多注重在雙邊和多邊框架下加強防務交流,而美國則更多的是拉攏盟友,在地區打造封閉式小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