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8/ 21 09:05:39
來源:環球時報

依靠“多源情報信息”,突出“全向圍島進逼”,東部戰區圍島演習有何特殊之處?

字體:

    解放軍東部戰區19日在台島周邊組織海空聯合戰備警巡,舉行海空等兵力聯合演訓。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這是對“台獨”分裂勢力與外部勢力勾連挑釁的嚴重警告。《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這次演習極大出乎台灣方面的意料,“全向圍島進逼”的特徵更引起外界高度關注。

    解放軍水兵在演習中監控&&艦艇。(央廣軍事微博)

    “這次是奇襲”

    根據&&20日公布的“解放軍&&周邊海空域動態”,從19日6時至20日6時,一共發現解放軍軍機45架次、軍艦9艘次持續在&&周邊活動;其中27架次越過所謂“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台西南空域。台灣《聯合報》20日稱,為應對解放軍演習,&&也出動了戰鬥機和軍艦進行“監控”。&&當天發布“成功”級護衛艦“田單”號監控解放軍導彈護衛艦徐州艦的畫面,以及&空軍從西岸起飛的IDF戰鬥機、從東岸起飛的F-16戰鬥機分批升空警戒的畫面。報道稱,這也證明“解放軍此波軍演部隊在台灣海峽、東部海空域同時出沒”。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解放軍東部戰區這次演習顯然極大出乎台灣方面的意料。就在幾天前,&“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還在記者會上&&,“目前為止我方沒有看到中共有相對比較大規模的演習或行動”。對此,&&退役少將栗正傑19日&&,解放軍這次是“奇襲”,“新聞在早上9時發布,中午12時飛機就過來了”。他感嘆説,如果這次演習真的是作戰,解放軍3小時就到台灣上空了,台灣有多少時間可以反應?栗正傑稱,解放軍選在星期六演習,&&大都在休假,只能出動少數值班部隊。他還提到,解放軍此次演習規模是聯合作戰,包括殲-10、殲-11屬於奪取制權飛機,還有預警機空警-500、重型戰鬥機殲-16以及護衛艦等機艦參演。

 

殲-10C戰鬥機起飛。(央廣軍事微博)

    對此,大陸軍事專家傅前哨2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我軍所有的訓練都是以實戰化為背景的演訓,可以説現在能做到“招之即來、來之能戰”,平時的訓練和大規模演訓可以説是已經融為一體。無論&&發生什麼樣的情況,我們可以隨時舉行演練。這展現了我軍各軍兵種和戰區在平常的訓練水平,並且都是有針對性的。同時這也説明我軍各軍兵種聯合指揮控制已經完全打通了指揮鏈通信鏈,按照各種各樣不同的預案,隨時都能展開相應的高強度的演訓。過去搞演訓可能比較複雜,尤其是這種多軍種聯合演訓要組織很長時間,“現在我們已經能做到隨時能戰,這點對岸要好好看清楚”。

    演習地點有講究

    東部戰區聯合作戰指揮中心下達行動指令後,戰區海軍多艘驅逐艦、護衛艦、導彈快艇,戰區空軍殲擊機、轟炸機、干擾機編隊,火箭軍常導火力單元等任務兵力,快速向預定區域機動集結,展開作戰部署。

    在多源情報信息支撐下,各作戰&&根據任務編組,體系出擊、協同行動,按計劃抵達台島周邊海空域,進行多方向、立體式、長時段抵近懾壓,塑造全向圍島進逼之勢。

    軍事專家宋忠平&&,我軍塑造全向圍島進逼之勢,就是指全向圍繞整個台灣島實施懾戰。在對&&事鬥爭期間需要考慮的是讓“台獨”分子和域外勢力沒有可乘之機,不能給他們留有餘地,這就需要全向懾戰,全向逼近。對進&&灣島的各種軍事裝備,無論是&&的還是美軍的,都要進行壓制,來確保我們對整個台灣島制權,包括制海權、制空權、制天權、制信息權、制電磁權等等。也就是説,我們要做到完全的一邊倒的壓制,來讓對方沒有反抗的可能。

    傅前哨也認為,解放軍這次演習中出現的“全向圍島進逼”,表明現在圍繞台灣的各個海空域我軍隨時都可以去,環島演訓的情況很多。

    根據東部戰區發布的消息,在台島北部,多艘驅護艦艇採取高速機動和隱蔽接敵方式佔領有利陣位,對“敵”海上目標實施模擬打擊。在台島以東,解放軍艦艇編隊根據現場態勢組織超視距對海打擊、近距反擊等課目演練。台島西南,水面艦艇與反潛直升機組網建鏈,構成海空立體聯合反潛體系,對水下目標展開廣域搜索,對可疑目標快速多源驗證,展開模擬攻擊。

    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明確&&,這是對“台獨”分裂勢力與外部勢力勾連挑釁的嚴重警告。傅前哨&&,從解放軍演習的重點來看,距離宮古海峽和巴士海峽比較近的海域以及&&一些重點港口基地附近的海域是我們加強戰訓演練的地點。

    依託情報實現協同作戰

    東部戰區這次演習還突出了“多源情報信息”。傅前哨介紹説,多源情報信息是指各個軍兵種不同的&&所蒐集到的情報信息,比如衛星、偵察機、預警機、電子對抗飛機、無人機等不同偵察&&蒐集到的信息。這些信息是平時始終都在監視的,一旦需要採取行動,這些信息就可以立即分發給指揮中心和各個作戰單元。除了台島本身,周邊的海空域以及周邊國家的相關情況也能夠實時地監控掌握。信息在現代化戰爭中是非常重要的資産,如果不能持續及時掌握信息,仗就很難打。我軍在信息化作戰條件下,對於敵我雙方相關信息的及時掌握和分析使用等方面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從東部戰區發布的現場照片和視頻可以發現,解放軍在這次演習中出動了海軍多艘驅逐艦、護衛艦、導彈快艇,戰區空軍殲擊機、預警機、干擾機編隊,火箭軍常導火力單元等部隊,它們背後都有情報信息的支持。例如這次演習中,導彈快艇聯合岸導突擊群和電子對抗、觀通部隊,對“敵”機動目標實施全時追瞄。宋忠平認為,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依託情報支撐進行協同作戰的場景。電子對抗、觀通部隊(即偵察觀測部隊)從廣義上來講,都可以算作獲取情報信息的作戰力量。任務中,“敵”機動目標的實時情報由電子對抗、觀通部隊獲取,戰場中的作戰&&根據情報對“敵”機動目標進行追瞄、打擊。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25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