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7/ 11 09:00:39
來源:澎湃新聞

美向烏提供集束彈藥,軍控專家:或致人道主義災難

字體:

    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集束彈藥引發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批評和擔憂之聲不絕於耳。

    對於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集束彈藥的舉動,俄羅斯外交部8日&&,美國決定向烏克蘭提供集束彈藥是一種“絕望之舉”,不會對俄在烏特別軍事行動産生任何影響。

    當地時間7月7日,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事務的副部長科林·卡爾宣布,美對烏最新援助計劃將提供額外的火炮系統和彈藥,包括集束彈藥,並追加了防空彈藥、裝甲車等裝備。

    目前,美國155毫米口徑榴彈炮發射的集束炮彈主要有M483A1型和M864型兩種,M864型炮彈包含72個子炸彈。

    會提供何種集束彈藥?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CNN)7日報道,在當天接受該媒體採訪時,美國總統拜登稱,首次向烏克蘭提供集束彈藥是一個“艱難決定”,但基輔需要它們。

    根據相關資料,集束彈藥是將數量達十余枚甚至數百枚的小型彈藥集合在一起製成的炸彈或火炮炮彈等,投放後會在空中大範圍釋放小炸彈,在接觸地面時或之後引爆。

    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防擴散與戰略貿易管控主任吳金淮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集束彈藥設計目的是大面積的殺傷,因為子彈藥數量比較多,空中散開後可覆蓋比較大的面積,而且每個子彈藥都有裝藥,有一定的爆炸範圍,同等重量的彈藥,集束彈藥的殺傷範圍比普通彈藥高3-4倍甚至更高。

    以美國研製的CBU-87/B型集束炸彈為例,炸彈重454千克,內部攜帶202個子炸彈,每個子炸彈可以碎裂成300個金屬碎片,不僅可以用於打擊裝甲目標,還能大量殺傷作戰人員,20萬平方米的區域,這種廣泛的殺傷力讓集束炸彈成為美國欲罷不能的武器,不僅大力研製這種武器,而且還在二戰後每場對外戰爭中大量使用。

    根據美國國防部發布的信息,此次援烏的集束彈藥由155毫米口徑榴彈炮發射,具體數量沒有公布。可見此次向烏克蘭提供的集束彈藥是炮彈,不是由戰機攜帶集束炸彈或配備子彈藥的導彈。

    目前,美國155毫米口徑榴彈炮發射的集束炮彈主要有M483A1型和M864型兩種,前者內部有88個高爆破甲雙用子彈藥,可以爆破步兵和車輛。M864集束炮彈的射程30千米,每發炮彈包含72個子炸彈。這些炮彈大部分是冷戰時期製造的。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8日刊文稱,美國海軍陸戰隊退役情報官員斯科特·裏特&&,美國決定向基輔轉讓集束彈藥,是因為美國已經沒有155毫米常規爆破彈藥可供給烏軍,集束彈藥不會在戰場上給烏軍帶來軍事勝利。這位前情報官員解釋説,美國軍隊從2016年起不再使用155毫米口徑的M864集束炮彈,“因為它被認為不符合美國確定的道德標準,儘管美國不是《集束彈藥公約》的締約國。”

    由於彈藥消耗巨大,烏克蘭一直要求包括美國在內的北約國家持續提供炮彈,在北約國家向烏克蘭提供155毫米火炮後,對這種口徑火炮的需求急劇增加,但由於庫存有限,美國已經開始從韓國、日本等國採購這種炮彈,再轉交給烏克蘭。

    軍事專家韓東告訴澎湃新聞,這次向烏克蘭提供炮彈類型的集束彈藥,隨着衝突的持續,美國下一步是否會向烏克蘭提供威力更大的機載型集束炸炸彈或導彈值得關注,因為美國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傑達姆”制導炸彈、反輻射導彈等機載武器。

    “最近美國國會議員正積極推動向烏克蘭提供‘陸軍戰術彈道導彈’,這種導彈也有集束彈藥的戰鬥部。”韓東補充説。

    集束彈藥通常攜帶了幾十枚甚至幾百枚子彈藥,殺傷範圍非常大。

    集束彈藥貽害無窮

    集束彈藥雖然威力巨大,但也引發了人道主義和道德的深刻問題。

    集束彈藥存在的問題是釋放的小炸彈可能無法正常引爆,變成啞彈,從而對散落地點附近平民構成長期威脅。美軍曾在越南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中使用集束彈藥,造成大量民用設施損毀、眾多平民死傷。

    吳金淮&&,集束彈藥存在“啞彈率”的問題,一些是因為本身技術原因沒有爆炸;另外一些子彈藥掉在樹上、草叢或水域裏,沒有達到子彈藥爆炸的觸發條件。

    “這些沒有被引爆的子彈藥在戰後對平民就是一個巨大的風險,不小心觸碰可能會發生爆炸,造成平民的死傷,而且美國以往戰爭中使用的一些集束彈藥的子彈藥還採用鮮艷的顏色,好奇心強的小孩容易被吸引和撿拾,進而釀成慘案,”吳金淮説,“一些資料顯示,集束炸彈的‘啞彈率’大概為13%,高一些的達到20%,也就是100個子彈藥,大概有13個沒有引爆。”

    集束彈藥貽害無窮,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大量使用集束彈藥,大量未爆炸的子彈藥即使過了50年後,仍在越南造成人員傷亡。相關數據顯示,越戰結束後40多年間,遺留未爆炸彈在越南造成4萬多人死亡、6萬多人受傷;在老撾,戰後每年都發生百餘起誤觸事件,已造成2萬多人死亡。

    去年年2月28日,時任白宮發言人的普薩基,在被問及俄羅斯若使用包括集束彈藥在內的非常規武器時,她公開&&使用集束彈藥屬於戰爭罪。

    對於此次將向烏克蘭提供的155毫米集束炮彈,美國《華盛頓郵報》刊文稱,美國法律禁止生産、使用或向他國轉移啞彈率高於1%的集束彈藥大,但五角大樓在20多年前的上一次公開評估中稱,此型號炮彈的“啞彈率”為6%,這意味着在每枚炮彈所攜帶的72個子炮彈中,至少有4個不會爆炸。

    五角大樓現則稱,根據其最近一次於2020年的測試對該彈藥進行了新的評估,“啞彈率”不高於2.35%。五角大樓發言人帕特裏克·賴德6日説,儘管這超過了自2017年以來國會每年規定的1%“啞彈率”的上限,但官員們正在“謹慎選擇”2.35%或更低“啞彈率”的集束彈藥向烏克蘭轉讓。但賴德&&,新評估的細節“不能對外公布”。

    一份2022年國會研究服務部提交給議員的報告指出,美國武器庫中集束彈藥的“‘啞彈率’評估存在巨大差異”,一些製造商聲稱“啞彈率”只有2%至5%,但掃雷專家的報告卻是10%至30%。

    “人權觀察”組織武器部門宣傳主管瑪麗·韋勒姆説:“這一數字的達成缺乏透明度,這令人失望,而且似乎史無前例。”

    吳金淮指出,美國向烏克蘭體提供集束彈藥後,俄羅斯會不會也在衝突中大量使用集束彈藥也值得關注,因為俄羅斯也裝備了大量集束彈藥,如果雙方都大範圍在衝突中使用集束彈藥,那麼,衝突結束後,未爆炸的子彈藥很可能引發巨大的人道主義災難。

    美國在二戰後的對外戰爭中均大量使用集束彈藥,圖為美國B-1B轟炸機投擲集束炸彈。

    多個美國盟友反對

    吳金淮介紹説,集束彈藥作為被國際社會和國際組織所嚴重關注的特定常規武器,在《特定常規武器公約》中一直被嚴格限制轉讓和使用,是國際人道法一直嚴格呼籲禁止使用的天然不區分(不分皂白)武器,極易引發人道災難。

    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集束彈藥引發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部分美國盟友也持反對態度,包括英國、德國、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等。英國首相蘇納克指出,作為《集束彈藥公約》簽署國,“英國政府禁止生産或使用集束彈藥,也勸阻他國使用集束彈藥。”

    德國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伯克7日説,德國反對向烏克蘭運送集束彈藥。她&&,德國作為《集束彈藥公約》的111個締約方之一,也反對這種做法。加拿大政府提到,加拿大反對使用集束彈藥,特別擔憂集束彈藥對孩童潛在影響。西班牙防長羅伯斯&&:“對於烏克蘭的合法防衛我們説‘Yes ’,而對提供集束彈藥,我們説‘No’。”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過其發言人反對美國政府向烏克蘭提供集束彈藥的決定,呼籲相關方遵守《集束彈藥公約》相關條款的規定,避免在烏克蘭使用集束彈藥。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發言人烏爾塔多説,組成集束彈藥的小炸彈會散落在廣闊區域,“在衝突結束多年後仍然會導致平民死傷”。她呼籲“立即停止”並且“不在任何地方”使用集束彈藥。

    俄羅斯對於美國提供集束彈藥的舉動反應強烈。俄羅斯駐美國大使安東諾夫8日稱,美國的挑釁程度“超出極限”,使人類更接近新的世界大戰。安東諾夫強調,美國向烏克蘭運送武器不會對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目標的實現産生任何影響。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格卡拉辛則&&,美國向烏克蘭提供集束彈藥將得到強硬回應,俄羅斯希望國際社會對此給予應有的評估。

    據烏克蘭獨立新聞社報道,烏克蘭防長列茲尼科夫發文&&,對美國決定向烏克蘭提供集束彈藥&&歡迎,並稱烏軍不會使用集束彈藥襲擊獲得正式承認的俄羅斯領土,只會將其用於結束俄羅斯對獲得“國際公認”的烏克蘭領土的“佔領”,並且烏克蘭不會在城市地區使用集束彈藥,以避免給平民帶來危險;烏克蘭將仔細記錄集束彈藥的使用情況以及使用地點,方便戰後優先在這些領土上排雷,這將使烏方能夠消除集束彈藥未爆炸部分帶來的風險。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24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