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6/ 26 09:18:20
來源:環球時報

廣泛部署遲滯攻勢!揭秘俄軍地雷陣如何抵擋烏軍反攻

字體:

    烏克蘭醞釀已久的反攻並未取得與其聲勢相當的戰果,反而損失相當數量的西方援烏“著名”坦克裝甲車輛。俄羅斯媒體25日認為,地雷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西方專家也感嘆,俄軍仍然像二戰那樣建造戰場防禦體系,這是他們在烏克蘭取得的罕見成功之一,“其中最強大的部分也許就是地雷”。中國軍事專家則&&,這説明“對付高端裝備往往僅需要簡單的打擊方式”。

    地雷陣阻止烏軍進攻

    俄羅斯《消息報》25日稱,面對烏軍大反攻,俄軍除了利用遠程導彈對烏軍後方和指揮所實施打擊外,還在烏軍進攻的道路上遠距離快速布設雷場,成功阻止烏軍進攻,並給烏軍裝甲車輛造成重大損失。俄軍的遠程佈雷系統在特別軍事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俄軍大量部署老式反坦克地雷

    報道稱,目前俄軍最著名的遠程佈雷系統是2021年投入使用的“耕作”系統,它是俄軍在烏克蘭部署的最新一代遠程佈雷系統,基於卡瑪茲-6560型8×8軍用卡車底盤研製而成,配備兩組25個122毫米發射器,能發射反坦克地雷或人員殺傷地雷。該系統在幾分鐘內發射的地雷足以覆蓋幾個足球場那麼大的區域,射程為5-15公里。它的主要特徵之一是智能性,地雷可以通過編程設置為僅對付特定類型的目標,例如敵方裝甲車或人員。該系統的傳感器還可以檢測友軍,從而防止地雷誤炸友軍車輛。同時,地雷配備了定時自毀系統,從而降低平民傷亡風險。2022年俄軍在烏克蘭南部開始使用這種佈雷系統,並在2023年6月成功阻止烏軍在頓涅茨克地區的弗列梅夫斯基突出部的反攻。當時,根據空中偵察信息,烏軍摩托化部隊正在向該地區發動進攻,俄軍迅速在道路上布設地雷。烏軍“佈雷德利”步兵戰車和“豹2”坦克正是被該系統部署的地雷所困和摧毀。

    俄軍“龍卷風”多管火箭炮系統也可以用於佈雷。該武器口徑300毫米,射程70公里。它發射的9M55K4火箭彈可同時攜帶25枚帶有電子非接觸引信的PTM-3反坦克地雷。火箭彈在下降時向地面撒布反坦克地雷,從而形成裝甲車輛無法通過的雷場。它一次齊射可覆蓋約500×800米的面積,地雷之間的距離通常不超過13-15米。

    另外,俄軍裝備的“壁虱”近程佈雷車在前線作戰中,比“耕作”和“龍卷風”更具機動性。它安裝在T-72坦克的裝甲底盤上,配備有多達270枚地雷。該系統可以布設POM-3型智能殺傷人員地雷,並配有一個彈跳式彈頭,可擊中8-12米範圍內的目標。此外,該系統還配備有非接觸式磁性目標傳感器的PTM-4現代反坦克地雷。最近幾週,該系統在扎波羅熱地區成功使用,阻止了烏軍進攻。

    對烏克蘭構成重大挑戰

    西方媒體認為,俄羅斯的地雷在防禦作戰中發揮重要作用。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道,俄軍仍像二戰時那樣建造戰場防禦體系,這是他們在烏克蘭取得的罕見成功之一。報道稱,過去幾個月,俄軍一直在烏克蘭建造錯綜複雜的防禦工事,烏軍現在面臨着穿越這些戰壕和障礙的艱巨任務。

    報道稱,在二戰期間,德國士兵驚嘆於蘇聯紅軍部隊使用鏟子的熟練程度。“如今俄羅斯軍人似乎並沒有失去他們的技能。他們建立了一個密集的防禦工事系統,可能會阻礙烏克蘭反攻。”報道引用英國智庫皇家三軍聯合研究所的報告稱,自去年年底以來,俄軍一直在烏克蘭東部和克裏米亞北部沿線建立防禦陣地,包括混凝土搭建的戰壕、鐵絲網、“龍牙”、反坦克溝渠以及大量的反坦克和殺傷人員地雷,它們 “對烏軍進攻行動構成重大戰術挑戰”。

    報道稱,俄軍每個旅有兩個工兵連,一個連主要用於建造防禦工事,而另一個連則負責布設和清除地雷。俄軍防禦體系主要分三條防線:最前面的第一道防線主要是散兵坑;第二道防線則是戰壕和混凝土射擊哨,由多條障礙帶進行保護;第三條防線距離最前面的前哨線約3英里,由後備陣地和隱蔽的預備隊組成。報告稱,俄羅斯防禦體系中最強大的部分是地雷,俄軍“不缺地雷”。報道承認,俄軍布設的雷區幫助他們擊退了烏軍最近的襲擊。

    中國軍事專家張學峰對《環球時報》記者&&,地雷是此次烏克蘭反攻中俄軍遲滯烏軍的重要裝備之一,和其他裝備配合,有效毀傷了西方提供給烏克蘭的坦克裝甲車輛。有一張廣為流傳的照片顯示,1輛“豹2A6”主戰坦克和多輛“佈雷德利”步兵戰車被癱瘓,從被炸斷的履帶來看,應該是進入俄軍雷區導致的。“時至今日,反坦克地雷這種武器仍非常有效。對付高端的武器裝備,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打擊手段。”當然,烏軍抗擊俄軍坦克進攻過程中,地雷同樣發揮重要作用。俄軍坦克撞雷後被擊毀的視頻,網上也比比皆是。

    清除雷區很困難

    “商業內幕”網站&&,清除雷區很困難,因為俄羅斯地雷有多個觸發器和防排裝置。俄羅斯殺傷人員地雷由震動傳感器啟動,並由電線引爆緊鄰的地雷。此外,俄羅斯還使用多管火箭彈發射器部署“磁激活反坦克地雷”,可以快速形成雷場。

    烏克蘭也在想辦法對付俄軍地雷和障礙物。芬蘭提供了6輛加裝掃雷犁的“豹2”坦克,美國則提供了裝有掃雷犁的“斯特瑞克”輪式裝甲車以及破障彈藥。問題是烏軍有限的專業工程設備不足以突破俄軍密集的防禦工事,並讓烏克蘭裝甲部隊利用缺口發起進攻。

    美國“福布斯”新聞網的報道描述了另外一種掃雷方式。報道稱,烏軍第33機械化旅和第47突擊旅的戰鬥工兵率先向俄軍雷區發射了至少一枚帶有掃雷直列裝藥的火箭。這是一種火箭牽引的“高能炸藥索”,可以在雷區和其他障礙物中間炸開一條通道。但報道承認,烏軍6月8日在馬拉托馬奇卡以南發射的掃雷爆破索並沒有使烏軍第33旅和第47旅免遭災難。當時烏軍裝甲部隊跟在裝有掃雷犁的“豹2R”和BMR-2掃雷車後面試圖突破雷區。但俄軍偵察兵發現後呼叫了武裝直升機和火炮實施打擊。導彈、炮彈和地雷使一輛“豹2”坦克、十幾輛M2A2裝甲車和3輛掃雷車受重創。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23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