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6/ 25 18:07:42
來源:新華網

從端午産業“三變”看消費市場活力

字體:

  新華社長沙6月25日電 題:從端午産業“三變”看消費市場活力

  新華社記者周楠、余春生、阮周圍

  今年端午節期間,吃粽子、劃龍舟、挂菖蒲、插艾蒿、戴香囊等傳統習俗火熱,傳統民俗産品受追捧。記者採訪發現,端午産業在産品形態、産業鏈、興盛地域上發生改變,掀起消費的新潮流,折射出我國市場的旺盛活力。

  6月22日,在湖南省汨羅市屈子祠鎮屈子文化園,遊客在制作香囊。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從“賣土特産”到“賣文化創意”

  過去端午前後,湖南省汨羅市不少村民都會多包一些粽子,送給親鄰,或運到集市售賣。“汨羅鹼水粽有特色,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汨羅市屈子祠鎮新義村村民李飛西告訴記者。

  如今,傳統的汨羅粽子正走向工廠化生産。在湖南藍墨水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車間裏,工人們在流水線上忙碌著。“按標準化流程,熟練工只用10秒鐘就能包1個粽子。”公司負責人吳立滿説,告別一家一戶售賣土特産的模式,汨羅粽子的年銷量從5年前的400余萬元增長到如今的上億元。

  《2023中國粽子行業消費與品牌現狀白皮書》顯示,端午節期間粽子消費人群達82.7%,2023年市場總量預計增幅在15%。記者採訪發現,在粽子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的同時,粽子種類也不斷豐富。具有傳統文化屬性的粽子廣受青睞,形形色色的文創産品層出不窮。

  中國國家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故宮博物院、蘇州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近年來持續推出“國潮”版端午粽禮盒,不少文創産品不僅外形時尚、實用功能強,更將文化內涵巧妙嵌入,受到市場認可。

  國家博物館此前聯合企業推出“七端陽禮包”,既包含西漢錯金銀雲紋銅犀尊、中國傳統紋飾海水江崖紋等文化元素,又以可迴圈利用的彩繪國潮帆布包替代了一次性禮盒,美觀實用,受到消費者喜愛。

  6月22日,在湖南省汨羅市屈子祠鎮新義村,藝人向遊客展示雕龍頭技藝。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從“一季俏”到“四季香”

  挂艾草也是端午節習俗之一。眼下正是收獲艾草的時節,汨羅市川山坪鎮芭蕉村的村民黃勇把艾草從地裏收回來,就趕緊將其鋪在房前的空地上晾曬。“趁著好天氣快點曬幹,有人到府來收,銷路不用愁!”黃勇告訴記者。

  得益于汨羅江畔獨特的自然環境,汨羅出産的艾草品質好、出絨率高,是加工艾制品的優質原材料。

  “端午文化裏有家國記憶,傳承千年,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只在端午節前後火一陣子就沒了。”汨羅端午艾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徐瑯説。

  近年來,這家企業立足地方特色,將古法技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除了傳統的艾條、艾柱、艾草家紡制品等,還生産艾草茶包、香囊等,使艾制品從粗加工産品走向便攜化、精致化,讓艾草香味跨越端午,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全年可消費的産品。

  來自京東的消費數據顯示,今年端午前夕,香囊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20倍,廣東、北京、四川等地的消費者熱衷互贈香囊。同艾制品一樣,香囊的火熱也不是短期的,正在從“一季俏”成為“四季香”。

  近年來,文創香囊造型日益豐富,構思富有創意,既有傳統的粽子雞心形,又有走“國潮”路線的京劇臉譜、知名文物等造型。內含芳香中藥,外包裝以絲綢等優質材料制成,再以五彩絲線繡制各種蘊含傳統文化元素的圖案,小巧的可隨身佩戴,大一點的用作屋內、車內飾品。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何建華認為,五彩手繩、香囊、艾制品等全年走俏,背後是市場活力的顯現。通過結合消費者需求,更立體地發掘文化內涵,産業鏈持續得到延伸。

  從“水鄉賽事”到“南舟北移”

  端午期間,除了廣東、福建、湖南、湖北等地的龍舟競渡氛圍濃厚,黑龍江、遼寧、河北、新疆等北方地區的龍舟賽事也舉辦得風生水起。大連市第二屆端午龍舟挑戰賽吸引了25支龍舟隊參賽,帶動周邊餐飲、零售消費收入70余萬元。

  “南舟北移”成為熱詞。空間上,過去在南方水鄉興盛的龍舟運動,正在向北移。時間上,劃龍舟時間從端午前後擴展至農歷六七月,甚至有的地方在中秋節前後還有龍舟賽事。

  龍舟競渡火熱,生産企業也忙得不亦樂乎。

  走進汨羅市九子龍屈原龍舟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工人們正抓緊加工一條長52米的木質龍舟。公司負責人許桂生告訴記者,從今年農歷四月開始,龍舟的訂單不斷增加,工人加班加點趕制龍舟,目前已經賣出200多條,完全超過了此前的預期。

  今年65歲的許桂生,出生于“龍舟世家”,在傳承傳統制造技藝的基礎上,他不斷推陳出新。“隨著龍舟運動的推廣,‘南舟北移’的趨勢明顯,越來越多的北方群眾愛上了劃龍舟。針對新疆等地的市場需求,我們研發了旱地龍舟,客戶很喜歡。”許桂生説。

  旺盛起來的市場需求讓龍舟市場行情水漲船高。許桂生告訴記者,12年前,公司龍舟年銷售幾十條,今年銷售預計能近300條。

  “龍舟運動走向全國,跟龍舟運動的競技性強、聲勢大,入門門檻比較低,以及各地政府和民間對傳統文化的弘揚都有關係。經濟水準提高了,一些鄉鎮都有意願組織龍舟比賽,把年輕人集中起來,在比賽中感受對家鄉的情感。”許桂生説。(參與採寫:王宜玄)

  6月22日,在湖南省汨羅市屈子祠鎮新義村,村民在包粽子。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糾錯】 【責任編輯:成嵐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99511129715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