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6/ 20 17:13:15
來源:澎湃新聞

以色列“梅卡瓦”坦克或走向俄烏戰場,命運會如何

字體:

    近日,據以色列媒體報道,以色列國防部國際防務合作局局長對外&&,正在與兩個國家協商出口“梅卡瓦”主戰坦克的相關事宜,其中一個國家為歐洲國家。有外媒分析認為,“梅卡瓦”坦克可能最後通過第三方轉手交付給烏克蘭陸軍,用於對俄軍的作戰行動。

    那麼,以色列自主研發的“梅卡瓦”主戰坦克為何在問世將近50年之後,才有可能實現出口?“梅卡瓦”主戰坦克是否能夠適應烏克蘭戰場?

    “梅卡瓦”MK3主戰坦克。

    設計思想另類的坦克

    對於以色列來説,其既是武器裝備進口大國(主要集中在戰鬥機、運輸機等航空裝備領域),同時也是名副其實的武器裝備出口大國,尤其是在各類戰術導彈、無人機、輕武器以及地面重型裝備領域,以色列推出了不少馳名世界的主打産品。不過,偏偏在主戰坦克方面,獨具以色列特色的“梅卡瓦”系列卻一直鮮有人問津,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其設計思想過於另類。

    以色列自主研發主戰坦克的想法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當時,以色列鋻於“百人隊長”主戰坦克的出色表現,希望能夠繼續從英國引進新一代“酋長”主戰坦克,作為本國陸軍的主力型號之一,但是英國面對阿拉伯國家的強烈抗議,最終拒絕向以色列批量出口“酋長”主戰坦克,而西德也因為同樣的原因拒絕向以色列提供更多的M48主戰坦克。最後,以色列只能從美國得到一批比較新的M60主戰坦克作為補充。這也讓以色列政府有了強烈的危機感,如果未來某一天美國也如法炮製,那麼以色列陸軍將得不到任何新的主戰坦克。

    最新型的“梅卡瓦”MK4坦克配備了主動防禦系統。

    為此,從1970年開始,以色列在美國資金以及技術支持的幫助下,全力投入到國産主戰坦克的研發之中。鋻於此前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即著名的“六日戰爭”的實戰經驗,以色列在國産主戰坦克的設計思想中將裝甲防護性能放在了核心地位,火力次之,地位最低的就是機動性。這一思路在當時可以説是極其另類,無論是歐美主戰坦克還是蘇聯主戰坦克,幾乎都是將火力或者機動性能作為首位。

    為了突出防護性能,以色列設計人員將坦克戰鬥全重的70%用在了保護人員安全的炮塔以及車體裝甲上,同時在內部設備的布局上也盡可能以提升防禦能力為主。比如,“梅卡瓦”主戰坦克的Mk1和Mk2型大量採用間隙以及間隔裝甲結構,將燃油、機槍彈藥等易燃易爆物品放置於中間夾層內,防止其被擊中後有可能傷及車內人員。柴油發動機以及傳動系統置於車體前方右側,後方還設置了裝甲防護板,以提升正面防護力,保護後方戰鬥艙內人員的安全。而且,在車體中後部的戰鬥艙內,四週的艙壁上還安裝有各類設備,比如蓄電池、三防裝置、液壓動力元件等,作為附加的防禦手段。從Mk1到最新的Mk4,“梅卡瓦”主戰坦克的防禦能力一直穩步提升。

    另外,“梅卡瓦”也可以被稱為是目前世界上最注重“步坦協同”的主戰坦克,其車體後部的戰鬥艙在拆除了部分儲彈架後,可以搭載最多10名全副武裝的步兵。這些步兵可以先在坦克內一同行軍,進入戰場後下車執行警戒和搜索任務,主要用來消滅敵方步兵,特別是敵方反坦克手,保護己方坦克的安全。而且,從Mk2開始,“梅卡瓦”主戰坦克在炮塔內還裝備了1門60毫米迫擊炮,可為步兵進攻提供曲射支援火力。

    由於將裝甲防護做到了近乎“變態”的程度,導致“梅卡瓦”主戰坦克的戰鬥全重一直居高不下。“梅卡瓦”Mk1的戰鬥全重就高達61噸,而同時代美國M60A3主戰坦克也不過才52噸,這一紀錄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英國“挑戰者”1主戰坦克的服役才被打破。巨大的戰鬥全重導致“梅卡瓦”主戰坦克在戰場上的行動極其笨拙,而且對於地形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以色列屬於地中海式氣候,河流、湖泊較少,地形地貌多以平原、沙漠和高地為主。但是,即便如此,在每年雨季來臨的時候,我們也總能看到“梅卡瓦”主戰坦克陷入到泥沼之中無法自拔的場景。而對於很多國家來説,如果要採購“梅卡瓦”主戰坦克這種龐然大物,還要考慮本國的橋梁、鐵路是否能夠承受其重量。

    雖然“梅卡瓦”坦克非常重視防護性能,但在多種反坦克武器的圍攻下也難逃被擊毀的命運。

    戰場環境並不友好

    在分析了“梅卡瓦”主戰坦克的優勢和缺陷之後,我們可以發現,如果從當前俄烏戰場這種以“步坦協同作戰、遠程火力實施支援”的戰術形式來説,該型坦克確實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事實上,無論是烏軍還是俄軍,都在一定程度上將坦克作為一種越野性能好且可以快速機動的高防護火力支援車來使用,而以軍現役“梅卡瓦”Mk3/4裝備的120毫米滑膛炮,以及退役封存的“梅卡瓦”Mk2裝備的105毫米線膛炮都可以勝任這一使命。再加上“梅卡瓦”主戰坦克本身就很強的裝甲防護水平,充當這一角色可謂是再適合不過了。

    另一方面,“梅卡瓦”主戰坦克附帶載員艙這一設計也很適合目前烏克蘭陸軍裝甲部隊的需求。由於“梅卡瓦”主戰坦克本身就可以搭載一定數量的步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對於裝甲人員輸送車或者步兵戰車的依賴,盡可能避免一旦遭到襲擊,多輛坦克、戰車擠成一團,最後被悉數殲滅的情況發生。

    60多噸的重量導致“梅卡瓦”坦克通過性能和越野性能並不好。

    當然,面對實際的烏克蘭戰場環境,筆者認為“梅卡瓦”主戰坦克還是會遇到“水土不服”的情況。首先,烏克蘭東部平原地區的戰場以農田為主,表層土壤松軟、黏性大,再加上已經進入雨季,任何坦克、裝甲車輛的通過性能和越野性能都會被大大削弱,更不要説“梅卡瓦”主戰坦克這種60噸以上的“超重量級選手”了。所以,如果“梅卡瓦”主戰坦克進入烏克蘭戰場,很有可能陷入到泥濘之中,影響戰鬥能力的發揮。在2022年的俄烏衝突中,當戰事進入到春季的土地翻漿期之後,對於俄軍裝甲部隊的作戰行動造成了相當大的麻煩。而俄軍現役各型主戰坦克的戰鬥全重也不過40~50噸左右,所以可想而知“梅卡瓦”主戰坦克會有怎樣的下場。

    其次,當前烏克蘭戰場幾乎可以被稱作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坦克墳場”,不僅俄軍現役各型主戰坦克“折戟沉沙”,損失名單上最近還增加了“豹2”A4/6型的名字,未來則有可能進一步加上M1“艾布拉姆斯”、“挑戰者2”等一連串北約現役主戰坦克的名字。所以,面對空中、超低空、地面甚至地下各個方向上、五花八門的各類反坦克武器的威脅,即便是“梅卡瓦”這種號稱最重視防護的主戰坦克,恐怕也難逃被擊毀的命運。

    而且,最近俄烏雙方開始大量使用由FPV微型穿越無人機改裝而成的自殺式無人機,來對各類坦克、裝甲戰車乃至人員實施精確殺傷。尤其是在反裝甲作戰中,FPV微型穿越無人機挂載小型反坦克彈藥,由操控人員佩戴VR眼鏡、使用手柄控制,專門打擊坦克、裝甲戰車的薄弱部位,比如炮塔和車體頂部、炮塔與車體的結合部、炮塔側面或者後部的儲彈架部位等。而被攻擊一方很難對這類FPV微型穿越無人機實施有效攔截,幾乎可以説是防不勝防。所以,“梅卡瓦”主戰坦克能否抵禦這些新式反坦克武器的攻擊也是一個未知數。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23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