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環時深度】西方坦克將如何改變俄烏戰局
近日西方在向烏克蘭提供主戰坦克的態度方面突然大轉向,英國、美國、德國相繼表態同意援助烏克蘭先進的坦克型號,法國也&&“正在考慮”,外媒將其形容為“一個進攻性的坦克聯盟最終出現了”。這些西方坦克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俄烏衝突的戰局?俄軍又做何應對之法呢?
美國M1A2主戰坦克
英國“挑戰者2”主戰坦克
英美德三種坦克將出現在烏克蘭
最早宣布將向烏克蘭提供西方主戰坦克的是英國。英國國防部國務大臣亞歷克斯·喬克26日&&,英國計劃在3月底將支援烏克蘭的14輛“挑戰者2”主戰坦克運達該國。
“挑戰者2”主戰坦克從20世紀90年代末加入英軍,目前尚有227輛在役。按照2021年公布的計劃,英軍將退役其中的79輛,並將其餘的148輛升級為“挑戰者3”。預計將向烏克蘭提供的14輛“挑戰者2”可能就來自計劃退役的部分。該坦克以防護性能卓越而著稱,配備的喬巴姆複合裝甲對空心裝藥破甲彈、高速穿甲彈和碎甲彈等都有良好的防護效果。伊拉克戰爭期間,一輛“挑戰者2”坦克曾被約70發RPG火箭彈擊中後,仍安全脫離戰場。但為提升防護能力,“挑戰者2”也付出了自重過大的代價,最大行駛速度和單位功率均低於同時代西方坦克,可能並不適合烏克蘭泥濘的道路環境。“挑戰者2”主戰坦克的另一大問題是仍採用55倍口徑的L-30線膛炮,儘管具有命中精度高等優點,但威力明顯弱於同口徑滑膛炮,就連英國媒體也質疑它能否在遠距離擊穿新一代俄制主戰坦克的裝甲。2019年,時任英國國防大臣潘妮·莫達恩特認為,“挑戰者2”坦克服役20多年卻從未進行升級,已經成為“過時産品”,無法與俄軍新型坦克匹敵。
美國政府25日批准向烏克蘭提供31輛M1系列主戰坦克和8輛M88裝甲救援車,相當於一個完整的坦克營。美國《星條旗報》27日稱,五角大樓發言人薩布琳娜·辛格透露,“由於五角大樓沒有任何備件”,美國將購買新的M1A2主戰坦克以援助烏克蘭,而非抽調美軍現役坦克或庫存。“這是20世紀90年代初首次服役的最新和最先進坦克型號”。報道介紹稱,M1A2擁有先進的車載設備,配備獨立的車長瞄準鏡和先進的“獵-殲”火控系統,可以快速向兩個不同的目標射擊,而無須依次鎖定目標;它還安裝了自動滅火系統,同時配備有主動防禦裝置,能自動干擾來襲導彈,使坦克的生存能力大為提升。但報道承認,烏克蘭需要等待幾個月,可能要等到2023年底或2024年初才能收到美國提供的M1A2坦克。
美國“動力”網站猜測稱,實際上美軍還有數千輛M1系列主戰坦克庫存,但它們的最大問題是採用了防護性能更好、但高度機密的貧鈾裝甲,後者即便是美國親密盟友也無法獲得。例如美國最近出口給波蘭的M1A2坦克就經過改造,更換為經過對外軍售許可的常規複合裝甲。因此即便美國願意提供庫存M1坦克,仍需要大筆資金更換裝甲和調試設備,花費的時間也不見得少。
相比美國在提供坦克方面的小算盤,德國批准出口“豹2”系列主戰坦克對烏克蘭裝甲部隊戰力提升幫助最大。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留斯26日&&,德國將於3月底向烏克蘭交付首批14輛“豹2A6”坦克。此前波蘭、荷蘭、挪威等多國也均表態有意向烏克蘭提供“豹2”系列坦克,總數約100輛。德國在冷戰時期裝備了超過2000輛“豹2”坦克,此後大部分都以半賣半送的形式出口給歐洲各國,因此獲得“歐洲豹”的稱呼。目前歐洲各國裝備的“豹2”主戰坦克型號從“豹2A4”一直排到最新的“豹2A7”。其中製造於20世紀80年代末的“豹2A4”數量最多,外界普遍認為其性能超過同時代的俄制T-72和T-80坦克。但該坦克的缺點是僅配備有44倍口徑的120毫米滑膛炮,穿甲能力偏弱,防護能力也相對有限,土耳其裝備的“豹2A4”坦克曾多次被庫爾德武裝的反坦克導彈摧毀。從“豹2A5”開始,該系列坦克陸續增加了楔形附加裝甲,同時採用55倍口徑的120毫米滑膛炮,使其攻防能力都得到極大提升。
德國“豹2A7”主戰坦克
相比於英美提供的坦克數量有限,總數多達100輛的“歐洲豹”交付烏克蘭後,由於制式基本統一,可以減少烏軍在培訓和保養維護方面的負擔,並更快地形成戰鬥力。此外,基於“豹2”系列主戰坦克龐大的保有數量,未來歐洲各國可能繼續向烏克蘭援助更多同類坦克。因此烏克蘭防長列茲尼科夫興奮地説,“豹2”將成為烏軍“鐵拳”,“能突破敵人的防線並展開反攻”。
大規模坦克對決可能不會出現
對於西方向烏克蘭援助的這些主戰坦克,俄羅斯已經警告“這種做法極其危險”。俄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裏·佩斯科夫&&,美國派往烏克蘭的任何坦克都將“像其他坦克一樣燃燒殆盡”。專家&&,俄羅斯的警告並非“打嘴炮”,單從性能上看,西方援助的這些主戰坦克相比俄軍現役坦克只能説是略佔優勢。
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軍事專家&&,外界對於俄制坦克在西方坦克面前“不堪一擊”的印象,主要來自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但當年地面坦克交戰時,伊拉克軍隊已因為頻繁遭到空襲而心無鬥志,再加上伊軍裝備的T-72等俄制坦克屬於蘇聯外銷的“猴版”,防護和穿甲等性能大幅縮水,因此伊拉克軍隊的慘敗並不能代表俄制坦克在西方坦克面前的真實戰力。
該專家&&,與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不同的是,如今西方援助烏克蘭的坦克才是“猴版”。“動力”網站稱,美國提供的M1A2坦克除了不會配備貧鈾裝甲外,也不可能攜帶穿甲能力更好的貧鈾穿甲彈。為防止這些西方坦克被俄軍俘虜後洩露機密信息,它們還需要在交付前拆掉信息化作戰系統,而後者正是西方坦克的主要優勢所在。
俄烏衝突爆發初期,俄軍主力坦克是經過現代化改進的T-72B3和T-80系列。但俄軍在俄烏衝突前期不惜代價的長途奔襲失敗後,眾多受損裝甲車輛被遺棄。再加上烏軍步兵使用反坦克導彈摧毀大批俄軍坦克,使得俄軍不得不啟封了較老的T-72和T-62等坦克作為補充。此外,少數更先進的T-90M主戰坦克也已抵達前線參戰。
專家介紹説,俄羅斯的T-72和T-80系列主戰坦克與西方的“豹2”、M1系列主戰坦克同屬第三代坦克,它們早在冷戰期間就是老對手。但幾十年過去了,到底誰更強,還要看升級改造的具體情況。例如T-72B3換裝了大馬力發動機,具備更好的越野能力;配備有更全面的爆炸反應裝甲,可以抵禦大部分老式穿甲彈的攻擊;同時還換裝了新型火控系統,具備有限的“獵-殲”能力。就整體性能而言,“豹2A4”略優於老式的T-72,但弱於深度改進後的T-72B3。俄軍T-90M主戰坦克則與“豹2A6”和M1A2基本相當。
但值得注意的是,評估坦克性能的機動、防護、火力三大傳統指標,可能並不適合於預測俄烏衝突的雙方坦克表現。隨着技術進步,出動數以千計的坦克大決戰已經不太可能再現。專家解釋説,在坦克大規模集結準備衝鋒之前,對手就能通過情報收集手段發現,並動用遠程打擊火力進行集中摧毀。近幾個月以來,俄烏坦克罕有正面交手,更不要提大規模對抗。俄烏坦克損毀主要來自反坦克導彈、無人機以及大口徑火炮使用精確制導炮彈的遠距離炮擊。因此西方援助的主戰坦克很難有機會展現自身技術優勢,很可能也將在殘酷消耗戰中損耗殆盡。
從根本上改變戰局,很難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此前曾&&,西方需要援助300輛坦克才能改變俄烏衝突戰局。而西方官員認為,提供100輛坦克就足以讓烏軍在俄軍可能的春季攻勢中穩住陣腳。
初步統計顯示,目前各國有意向烏克蘭提供的西方主戰坦克數量已超過150輛,再加上之前美歐批准援助的大批重型步兵戰車,烏軍在不久的將來有能力組建相當規模的裝甲突擊力量。但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這並不意味着它們就能從根本上改變俄烏衝突的戰局。
專家&&,烏軍面臨的首要問題是訓練。由於烏軍習慣使用的俄制坦克與西方坦克截然不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7日稱,即使是最樂觀的估計,烏軍坦克手需要數月時間的訓練才能發揮作用。退役美國陸軍少將多納霍&&,“我們必須明白,坦克本身並不是靈丹妙藥。”他強調説,要取得勝利,坦克必須實現大範圍聯合作戰,與火炮、工程、情報、監視和偵察等現代軍事要素融合在一起。
其次,由於西方提供的坦克和步兵戰車型號眾多,相關維護保養和後勤供應壓力非常大。“動力”網站稱,“只要發動機運轉,M1坦克的渦輪發動機就會消耗大量燃料。”報道稱,M1坦克的卓越戰力是建立在美國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上。但向前線提供這種高水平的燃料供應對烏克蘭來説將是一個嚴峻挑戰。同時,來自不同國家的坦克和裝甲車輛使用的彈藥也不通用。例如英國“挑戰者2”坦克就無法使用M1坦克的炮彈,這進一步增加了烏軍後勤供應的難度。
沉重的西方坦克還可能難以適應烏克蘭糟糕的野外環境。相比於重量在40-50噸的俄制主戰坦克,西方主戰坦克重量普遍高達60噸甚至70噸,很容易陷入泥坑。同時,一旦它們在戰場上出現故障或損壞,缺乏配套搶修車輛的烏軍就只能將其放棄。為避免這種情況,美國專門配備了8輛M88重型裝甲救援車,但相比於上百輛西方主戰坦克,這也只能算是“杯水車薪”。
此外,面對這些西方主戰坦克,俄軍並非沒有應對之策。倘若烏軍利用西方坦克發動進攻,除了傳統的坦克正面對抗外,俄軍也可以使用各種反坦克導彈、無人機、武裝直升機和強擊機進行反擊。此前土耳其“豹2A4”和沙特M1A2坦克在中東的慘痛遭遇,已經證明了西方坦克的防護並非無懈可擊。特別是在近距離城鎮戰鬥中,坦克薄弱的後部和頂部很容易遭到對手的針對性攻擊。俄方還&&,戰鬥版“馬克”機器人將於2月參戰,它能自動發現並打擊烏軍武器裝備,包括各種西方主戰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