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11月27日電(記者馬曉潔)記者從山西省政府新聞辦2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西通過“煤改氣”、“煤改電”、工業餘熱利用等方式,推動近6000座工業爐窯完成清潔能源替代,同時,還對其他2268座工業爐窯實施污染深度治理,實現對在産工業爐窯的治理全覆蓋。
“十四五”以來,山西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引領優化倒逼作用,深入推進工業企業污染治理,全面提升工業企業治污水平,助推産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在完成煤電、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的基礎上,山西在全國率先開展焦化、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目前,這兩個行業的企業已基本完成生産工藝環節污染治理改造,正在加快推進清潔運輸環節改造。同時,收緊煤電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限值,進一步降低煤電行業污染物排放量。
在加快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的同時,山西還提升重點行業環保績效水平。實施基於環保績效分級的差異化環境管理政策,以開展環保績效等級“創A升B”行動為抓手,推動重點行業企業全面提升大氣環境治理管理水平,特別是對鑄造、耐火材料、煤制氮肥等特色産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推動作用明顯。目前,全省有462家企業被評為A級或B級企業,其中鑄造企業有209家。
【糾錯】 【責任編輯:張欣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