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10月29日電(記者楊冠宇)不到兩分鐘,集裝箱貨車便完成過關檢查,駛離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線口岸”(貨運)集中查驗場海關查驗區,一次封關運作前的高效演練就此完美收官。
通關越來越順暢,離不開相關部門的反復演練和信息化建設。“我們的查驗設備已投入演練測試,整體平穩順暢。”海口海關所屬海口港海關集中審像科副科長錢凌勇介紹,從前期測試情況來看,已達到預期效果,工作人員操作熟練,均具備相應崗位能力。
這是9月23日拍攝的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線口岸”(貨運)集中查驗場海關查驗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封關運作,保障國門安全尤為重要。在海口海關技術中心實驗室,工作人員在實驗室內忙碌不停,該實驗室於2025年1月投入使用,主要承擔海南口岸海關執法技術保障職責,檢驗檢測領域覆蓋食品、化粧品、紡織品及其製品等27個大類。
海口海關工作人員在海口海關技術中心實驗室工作(10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實驗室投入使用後,大幅提升了海關執法技術保障能力。”海口海關技術中心副主任林正鋒認為,在用技術手段保障國門安全的同時,實驗室有助於不斷提高通關便利性。
“切換到下一口岸。”在海口海關業務運行監控大廳,海口海關口岸監管處副處長楊剛不斷發出指令,大屏幕瞬間切換,各種信息和畫面立即呈現在工作人員面前。
這是10月22日拍攝的海口海關業務運行監控中心。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我們通過大數據分析,結合視頻監控畫面,預警感知業務異動情況。”楊剛介紹,海口海關業務運行監控中心已逐步匯聚了海關監管的全量業務數據,通過大數據應用、風險建模和監管系統的有效聯動,及時預警、處置各類風險。
據悉,海南自貿港海關智慧監管&&已於2025年3月31日開始運行,該&&全面依託“智慧海關”建設成果,充分使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應用等新技術手段,有效提升海關監管的效率和精準度。
楊剛介紹,為更好服務封關運作,海口海關積極打造了涵蓋業務管控、監控指揮、風險防控、監督內控“四控一體”的海南自貿港海關業務運行監控中心,並於6月30日實體化運行。該中心全方位整合聯通內外部信息數據和視頻信號資源,依託海關總署信息化系統、海南自貿港海關監管系統等多個&&,綜合運用模型建設、風險監測、數據分析、集中會商、統一調度等方式,對關區業務運行情況實施分級分類管理,不斷提升海關業務運行管控現代化水平,更好適應封關運作海關監管和保障工作需要。
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將正式啟動。為保障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平穩有序,海口海關將繼續圍繞海南自貿港“‘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政策制度,聚焦“零關稅”、加工增值免關稅、離島免稅等重點領域,做到管得住、放得開、通得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