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上海玩什麼?打開任何一個社交&&,你至少可以獲得十多個精準推薦。這不,假期的“閥門”一開,上海潮水般的客流如期而至:國慶中秋假期首日,上海全市接待游客超358萬人次,同比增長18.5%;外灘濱水區晚間的瞬時客流峰值達5.7萬人,較去年同期增長三成多;上海博物館假期前五天預約全滿……
上海,是人們的“一眼震撼”,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不二之選。即使已經不止一次來上海,甚至就生活在上海,她也令人百看不厭。上海的活色生香、流光溢彩、風雅薈萃代表“高顏值”,而精細治理、創新升級、開放格局則彰顯“高品質”。“內外兼修”的上海,好看、必看更耐看,這就是上海成為假期經濟頂流的密碼。
一眼震撼:破次元新體驗
巨型塔吊下,一隻近10米高的氣膜貓咪手持紅色遙控器仰頭望天,四隻小貓環繞在側,仿佛在屏息圍觀這場跨越時空的“操控”……國慶中秋假期,不少旅客來到上海的新晉“頂流”復興島,藝術家Tango的裝置藝術作品《貓的頻道》吸引大家駐足打卡。
短短數月間,位於黃浦江中心的復興島接連變身為“痛島”“藝術島”“乾杯島”,迅速躍升為多元文化交匯的潮流地標。“面積1.3平方公里的復興島正致力於探索存量空間與科創功能的深度融合,推動工業遺存與城市更新的和諧共生。”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張玉鑫&&,這裡正從“留白島”向融合科技、藝術、生態等多元功能的“頂流創新島”蝶變。
“這次真的不一樣!過去來上海,通常會打卡外灘、豫園、武康大樓、陸家嘴‘三件套’等等,而復興島對於我這個二次元愛好者來説,像找到了‘大本營’。”特地從蘇州趕來上海復興島的小邱説。
人們在位於上海復興島的船&公園內游覽。新華社記者方喆 攝
與復興島遙相呼應的是有着近百年歷史的外灘標誌性建築——上海海關大樓,它沒有因歷史悠遠而被神秘塵封,反而以全新的姿態在國慶前夕首次向游客開放。行走其間,近百年前的馬賽克磚拼接的精美藻井圖案,與現代科技的XR體驗交相輝映,數字技術與藝術美學緊密結合,讓觀眾置身其中感受外灘的歷史、現在與未來。游客陳女士説:“在這裡不僅能閱讀歷史建築,還能看到城市更新的過程,體驗上海的節日氣氛和活動。”
洞觀歷史與未來,游客沉浸感受又參與其中,新奇體驗超越了“買買買”。新晉商業頂流徐匯西岸夢中心,在假期裏化身賽博朋克的光影現場——3000平方米的裸眼3D穹頂投影秀,船塢光影劇場裏的《數字潮涌》水簾激光投影秀……讓觀眾們直呼驚艷。
“平時工作忙,假日裏只想睡懶覺,晚上出來看看光影秀就很適合我們上班族。”游客俞悅笑着説,“而且這附近商業氛圍濃厚,很適合我們這些‘夜貓子’邊逛邊吃。”在上海國際光影節的熱度帶動下,夜間消費出現明顯增長,不少商家將營業時間延長至24點,甚至凌晨2點。上海市徐匯區商務委主任楊曉潔&&,通過建立夜間經濟運行服務機制,徐匯濱江正成為“藝術+空間+消費”的濱水休閒集聚區,“我們希望讓更多人感受到‘精彩夜上海’的獨特魅力”。
消費的場景與模式創新,實現了購物與娛樂、藝術、社交的深度結合。辰山植物園裏,游客們和盛開的向日葵合照,還能在自然市集裏,品嘗美食、體驗非遺文創;上海大劇院國慶期間的6場演出,平均出票率超九成,美團數據顯示其周邊商圈餐飲業營業額環比增長約20%。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介紹,今年國慶中秋假期,上海將持續推出數百項涵蓋都市漫游、文博藝游、歡購熱游、國風潮游、郊野趣游五大主題的文旅活動,推動夜經濟與文旅商體展深度融合,讓市民、游客在“全城開花、遍地是景、處處可賞”的節日氛圍中感受人民城市的溫度與活力。
不二之選:老味道新腔調
大眾點評發布的數據顯示,上海既是全國休閒玩樂熱度最高的城市,也是全國“味蕾游”熱度最高的城市。在非遺美食與餐飲潮流的碰撞下,老字號帶來了一波懷舊潮。中秋佳節,老字號“沈大成”推出了新品“小煤球”鮮肉月餅,將墨魚汁粉融入水油皮,精心打造煤球的造型,內餡則是經典的鮮肉調味,一口咬下,酥皮香脆、肉汁豐盈。有美食博主點讚:“‘小煤球’雖然是新品,但是鮮肉月餅寄託了很多人的童年記憶。老字號品牌研發出新産品,也賦予傳統美食新的情感價值。”
老字號在求變,老街區也在求新,創意空間與百年里弄實現共生。在濱港·今潮8弄的66幢老建築裏,既有藏着雕花樓梯、拼花地磚和沙發壁爐的咖啡館,又有裸眼3D運動空間。游客在這裡組一場“閨蜜局”,不僅能優雅地隨手拍出復古大片,還能動起來,出汗解壓。
老味道、新腔調都是上海獨領風姿的體驗。在上海南京西路商圈,一艘“巨輪”吸引游客駐足參觀、拍照打卡,這是路易威登品牌在上海設立的全新概念地標,獨特的“巨輪”造型為全球唯一。這艘“巨輪”總面積達1600平方米,三層複合型體驗空間融合了“展覽+文創+餐飲”三種業態,一問世就成為當季上海的頂流景觀。而這艘“巨輪”,正是上海近年來深耕首發經濟結出的碩果。
上海是時尚潮流的聚集地和競技場,是全球新品首發的首選地之一,也是許多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站”。2025年,上海推出“首發上海3.0”政策及相關活動,僅1月到7月,上海就新增首店554家。上海國際品牌集聚度超高,擁有全國最多的全球旗艦店和概念店,一批批首店入駐,進一步發揮了引領全球時尚消費的帶動效應。
秋夜微風,時尚之都在鼓點躍動中活力四射,從老工業基地變身而來的上海寶山新地標南大“雙子塔”下,一場別開生面的演唱會拉開了假日序幕。“臨時買票,説走就走。”不少周邊企業的白領被音樂聲吸引,現場購票加入這場秋日狂歡。在跳躍的音符中,工作的壓力得以釋放,快樂的共鳴瞬間點燃。
上海南大開發建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鵬説:“這不僅僅是一場演出,更是‘産城融合’寫入人們生活的體現。未來的城市競爭不在於寫字樓的高度,而在於文化土壤的厚度。當年輕人走出辦公室,就能擁有治愈心靈的空間,找到激發創意的靈感。”
百看不厭:開放“魔都”氣質
“非常高興回到上海,我在這裡取得過不錯的成績,期待黃金周與大家相見。”網球名將焦科維奇在社交媒體發文,確認參加2025ATP上海網球大師賽時,令球迷激動不已。焦科維奇現身賽事發布會,深情表白“在中國感覺就像在家裏一樣”,在賽場內外與球迷們頻頻互動。
作為亞洲唯一的ATP1000級別賽事,上海網球大師賽不僅對球員們頗具吸引力,對觀眾來説也是一期一會的網球盛宴。經典之中更有新意,今年賽場外的文創消費區,鑰匙扣、毛絨玩偶、絲巾圍裙等周邊産品物美價優,“折疊抱枕毯”兼具背包與毛毯功能更是成為爆款,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網球名將焦科維奇在2025ATP上海網球大師賽中發球。新華社記者陳浩明 攝
這個假期的動感活力還延展到水上運動。10月2日至4日,世界F1H2O摩托艇錦標賽中國上海大獎賽再度在寶山濱江舉行。來自14個國家的20位超級賽手齊聚長江口,賽事通過衛星向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轉播。寶山借助體育賽事,“加載”了長灘藝術節、長江文化美食節等一眾文旅IP,真正實現濱江文商旅體展加速融合。
假日的上海,動靜皆宜。浦東美術館迎來了今年第100萬名觀眾,這也是開館以來第一次在當年突破百萬參觀人次。館內的年度大展“締造現代:來自巴黎奧賽博物館的藝術瑰寶”集結了逾百件19世紀40年代至20世紀初最具代表性的西方藝術傑作,包括梵高、米勒、莫奈、塞尚、高更等大師作品,開展以來已吸引超60萬人次觀展。
國慶中秋長假期間,這場展覽特地延長開放至23時,讓更多觀眾盡覽藝術之美。“我已經是四‘刷’浦東美術館了,每次都有不一樣的精彩展覽內容。這次晚上來看展體驗很好,有種電影《博物館奇妙夜》的感覺。”觀眾馮先生説。
根據攜程的數據,上海國慶中秋假期首日的整體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32%,同時也是境外游客最青睞的熱門目的地。隨着我國免簽“朋友圈”不斷擴大,上海地標性文創街區迎來一波又一波國際賓朋。
新世界城假期的銷售額預計比去年同期增長20%以上,老外游客也加入了假日“買買買”,英國顧客專程來買“洛麗塔”風格服飾,還能享受離境退稅的便利政策。
田子坊裏迎來了一隊特殊的“小小導游”。他們身穿統一服裝,手持導游旗,用中英雙語向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描繪石庫門裏的海派風。小導游們化身“小小考據家”,從“田子坊”名稱與古代畫家田子方的藝術淵源,到現代知名畫家陳逸飛在此開創的藝術先河;從石庫門建築“螺螄殼裏做道場”的營造智慧,到老廠房變身創意Loft的蛻變歷程……孩子們用純真視角、真誠表達參與城市治理,以文化為紐帶搭建起鄰里互動與國際交流的新橋梁。
上海將國際化的市場資源、深厚的商業底蘊與持續的創新活力融為一體,構建了多元化、國際化的消費生態系統,讓創新的消費業態和商業模式能在這裡生根、生長。上海,始終是那個可品味、可閱讀、可期待的活力之城。(記者 王永前 賈遠琨 王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