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線通樞紐活 降本增效再加力——河南以“空中絲路”建設“穩外貿”觀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8 21:02:41
來源:新華社

航線通樞紐活 降本增效再加力——河南以“空中絲路”建設“穩外貿”觀察

字體:

  凌晨3點,位於鄭州航空港區的鄭州機場內,一架架尾翼上印有全球不同航司標誌的飛機有序起落,停機坪上貨物牽引車往來如梭,照明燈光穿透夜色,映射着這個中國中部“空中門戶”的繁忙與活力。

  這是2025年9月13日凌晨3點拍攝的鄭州機場停機坪。新華社發(薛奧林 攝)

  “近期幾乎每天都會有約10噸的馬來西亞鮮椰子運抵鄭州。”河南順水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黃華麗介紹,鄭州至吉隆坡貨運航線去年開通以來,公司持續擴大東南亞生鮮水果進口規模,並以鄭州為集散地發往全國各地。公司在馬來西亞的合作夥伴正在加緊修繕廠房,便於貨物周轉。

  在不靠海、不沿邊的內陸省份大規模開展東南亞水果進口業務,旺盛的市場需求之外,貿易商們更多的底氣源於河南省“空中絲綢之路”的建設:國際貨運航線以點串線、以線帶面,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格局。

  2013年,國務院批復設立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這是目前唯一一個由國務院批復設立的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2014年,河南民航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收購盧森堡貨運航空公司35%的股權,以鄭州與盧森堡為“雙樞紐”架起橫跨中歐的空中經濟廊道,推動“一帶一路”框架下的“空中絲綢之路”建設。

  中豫航空集團航空市場營銷中心主任李瀟介紹,截至8月底,已有33家全貨運航司在鄭開通62條全貨機航線,架起覆蓋全球超過30個國家及地區的貨運網絡,鄭州機場周貨運航班量超過200班。

 這是2025年9月4日拍攝的鄭州機場北貨站庫區。新華社發(薛奧林 攝)

  航線越織越密的同時,口岸基建與服務保障能力“兩翼齊飛”。鄭州機場是國內功能性口岸種類最全的內陸機場,客貨運保障能力已分別提升至4000萬人次、110萬噸,成為河南省縮短國際經貿時空距離的橋頭堡。

  依託航空優勢,鄭州加快布局電子信息、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航空偏好型産業集群。以富士康、超聚變、龍芯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産業近三年年産值均突破5000億元,是全球重要的智能終端生産基地。

  鄭州航空港區口岸管理局局長郭利超介紹,今年前8個月,鄭州航空港區完成進出口值2607億元,同比增長35.6%。目前,全區備案外貿企業數量已突破1000家,其中今年新增備案企業152家,同比增長39.45%。

  鄭州海關等部門近年來還持續優化通關作業流程、提升跨境物流效率,讓河南省外貿發展既有“底氣”,更有“動力”。

  鄭州海關監管處副處長俞浩&&,鄭州海關全面實施 “7×24小時”通關保障,大力推行“智能審批”“智慧審證”等智慧化監管手段,已實現航空口岸運輸工具申報、艙單傳輸、數據變更、放行指令全鏈條電子化,通過智能關鎖等的應用實現卡口“秒通過”。

  2024年8月24日,鄭州機場海關工作人員正在查驗首批進入中國市場的馬來西亞鮮食榴蓮。新華社發(鄭州海關供圖)

  由於生鮮水果對時效性要求極高,鄭州機場海關開闢生鮮“綠色通道”,優先理貨、查驗。對需實驗室檢測的進口水果實行“兩段准入”政策,允許企業“附條件提離”,檢測結果合格後銷售使用,平均檢測時長壓縮至24小時以內,保障進口水果通得快、零延時。

  聯通境內外、輻射中東西,通過在機場貨站內設置中轉貨物監管操作專區開展庫內直轉,鄭州機場已實現國際轉國際、國際轉國內、國內轉國際等“空空中轉”模式。今年截至8月底,“空空中轉”貨運量超2萬噸,同比增長35%。

  18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辦的鄭州-吉隆坡“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論壇上,中豫航空集團與馬來西亞合作夥伴達成雙樞紐産業園等合作協議。目前,中豫航空集團已與吉隆坡、墨西哥城、塔什幹、利雅得等多國樞紐城市機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持續增強網絡通達性。

  貨通天下、物暢其流,河南省外貿企業活力十足,推動外貿“馬車”奮蹄向前。據鄭州海關統計,前8個月,河南省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數量達1.28萬家,同比增長10.8%。全省進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突破5500億元,創歷史新高。(記者 李文哲)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