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刻石,究竟是如何被證實為秦代遺存?它又為何能改寫我們對中華文明早期疆域與文化的認知?更令人好奇的是,從秦都咸陽到黃河源頭,千餘里高原絕域,古人究竟如何抵達?
如何確定它不是後世倣刻?如何用科學證據替代“專家經驗判斷”?專家團隊用一套“組合拳”式的科技手段,為尕日塘秦刻石的真實性築起了“鐵證”。
9月15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確認此前在青海省瑪多縣發現的石刻為秦代石刻,定名為“尕日塘秦刻石”。
“尕日塘秦刻石”是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重要成果,也是我國目前已知唯一存於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矗立河源,補史之缺,意義重大,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7月25日拍攝的“尕日塘秦刻石”所在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扎陵湖北岸(無人機照片)。
記者:白瑪央措、杜笑微、王艷、史衛燕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