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試點“車網互動” 探索儲能新路徑-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05 18:01:13
來源:新華網

廣東試點“車網互動” 探索儲能新路徑

字體:

  這是在廣州番禺廣汽智聯新能源産業園拍攝的埃安智慧産線(2025年2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新華社廣州9月5日電 白天開車通勤,晚上利用較便宜的低谷電價給車輛充電——這是許多新能源汽車車主習以為常的操作。但日前,廣州市居民陳先生卻通過在用電高峰期間,將車裏的電送回電網,獲得了近200元的電費收益。

  由廣汽集團和廣州供電局聯合發起的“車網互動”近期在廣州開始試點。像陳先生這樣的新能源車主,可通過專用充放電樁,在電網負荷低谷時充電儲能,在用電高峰時將車載電能反輸電網,既緩解電網壓力,也為車主帶來經濟效益。

  “目前廣汽的磷酸鐵鋰電池經過3000次充放電循環後,容量還能保持在80%以上。這意味着車輛達到引導報廢里程時,電池還有潛力未被挖掘。”廣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創新業務總監梁唐傑説。

  若將視野放大,新能源汽車的儲能潛力就顯得更為可觀。據統計,廣東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300萬輛。“按平均每輛車搭載65千瓦時的電池計算,全省車載儲能約2億度電。”廣東電網能源投資公司經營部高級經理劉羿説。

  為推動“車網互動”加速落地,今年5月,廣東省發展改革委明確新能源汽車向電網放電的上網電價:每日10時至12時、14時至19時為峰期,每度電價格約為0.77元;每年7至9月的用電尖峰期每度電約為0.96元。

 7月19日,在智能汽車鏈展區廣汽部件展&拍攝的新能源汽車電驅和懸挂産品。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梁唐傑認為,“車網互動”尤其適合兩類人群。對開車通勤、在園區工作的白領來説,白天的停車時段正是用電高峰,可便捷地放電;對工作日主要依賴公共交通、周末才用車的人群而言,車輛閒置時也能參與電網調節。

  對電網而言,車載電力對“削峰填谷”和保障電網穩定具有重要潛力。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7%,達48418億千瓦時。作為製造業大省的廣東,上半年用電量達4333億千瓦時。此外,高溫、極端天氣也給電力的安全穩定供應帶來挑戰。

  “以往,供電公司有時需要拉閘限電以防過載。未來,新能源汽車參與調峰將為電網穩定提供支持。”南方電網員工招婉媚説。直觀來看,平均一輛新能源汽車儲備的65度電,足夠給10&一匹空調供電6小時。

  “車網互動”對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未來,新能源車企需進一步提升電池質量以確保頻繁充放電安全,還需在放電協議和行業標準制定方面加強合作。

  目前,廣東電網公司計劃組建“車網互動”聯盟,邀請廣汽、比亞迪等車企和運營商、聚合商加入。預計到2028年,珠三角地區將吸引超60萬輛新能源汽車參與常態化電網調節。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