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的生態“密碼”:這座城市有個“肺”-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15 20:48:16
來源:新華社

拉薩的生態“密碼”:這座城市有個“肺”

字體:

7月24日

在津巴布韋開幕的《濕地公約》第十五屆締約方大會上

中國9地獲“國際濕地城市”認證

拉薩位列其中

成為西藏首個“國際濕地城市”

這背後

世界上海拔最高、國內面積最大的城市內陸天然濕地

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功不可沒

  綠樹掩映下的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門。新華社記者 黃智琪 攝

拉魯濕地位於拉薩市主城區西北部

平均海拔3645米

保護區面積12.2平方公里

其中核心區6.6平方公里

在維持拉薩城市生態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

調蓄洪水、防風固沙、保障人居等方面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被譽為“拉薩之肺”

  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門內的生態環境監測系統顯示屏,實時顯示濕地內的氣象要素、土壤和水環境、植被指數等數據。新華社記者 黃智琪 攝

然而在保護區建立前

拉魯濕地一度因為過度放牧、土地侵佔、污水直排等

生態系統退化

濕地面積縮小

在拉魯濕地工作了26年的巡護員米桑

曾經是拉魯濕地上的一名住戶

“以前不受保護的濕地周圍經常有人傾倒垃圾,

濕地裏時不時會有人捕魚、割草,

破壞濕地的情況經常發生。”

  拉魯濕地管理局巡護員米桑正在進行巡護。新華社記者 莊雲凱 攝

在這二十多年裏

他親眼見證了拉魯濕地的巨大變化

濕地內動物植被的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

破壞的情況得到顯著改善

“剛開始時,加上我,這裡只有3個巡護員,

現在我已經有了50多個同事!”

説到這裡

米桑十分自豪

據統計

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現有昆蟲80種

植物435種

濕地越冬的候鳥明顯變多

植被覆蓋率從保護區建立初期的約60%

提升至如今的95%以上

濕地水域面積明顯增加

  拉魯濕地水面上的野鴨。新華社記者 黃智琪 攝

隨着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

拉魯濕地不僅成了野生動植物的樂園

更成為城市中的一處生態空間

越來越多的市民和游客願意把這裡作為

休閒放鬆、親近自然的好去處

記者:莊雲凱、黃智琪、洛卓嘉措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