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有“喜”事:喜劇電影周擦亮城市IP-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15 16:08:43
來源:新華社

瀋陽有“喜”事:喜劇電影周擦亮城市IP

字體:

  電影院裏,看喜劇電影的觀眾在笑;電影小鎮裏,報名“群演”的群眾在笑;時代文倉城市書房裏,在經典喜劇電影海報前拍照留念的父子在笑……

  近日,第二屆中國(瀋陽)喜劇電影周落下帷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瀋陽成為一座充滿笑聲的城市。瀋陽以“笑”為媒,充分聯動主題活動與本地文旅資源、商業場景,不僅賺足了人氣,更將“喜劇之城”打造為富有生命力與可持續性的城市文化IP。

7月12日晚,第二屆中國(瀋陽)喜劇電影周在遼寧瀋陽落下帷幕。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提起瀋陽,幽默是外界對這座城市的印象之一。無論是出租車司機還是早市炸油條的攤販,開口句句是“包袱”。瀋陽人天然的幽默與瀋陽的二人轉、相聲、評書等地方曲藝一起,為喜劇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

  “東北話是很有感染力的,讓人聽起來很親近。瀋陽這片土地上很多文藝工作者都有喜劇天賦,這來源於他們對生活的樂觀態度。”第二屆中國(瀋陽)喜劇電影周推廣人、遼寧籍青年演員於適説。

  近年來,瀋陽不斷提煉城市內在的“喜劇基因”。通過連續舉辦喜劇電影周,瀋陽用主題活動將跨界消費場所、文旅場景串聯,在“笑聲”中厚植行業沃土,城市的品牌價值、審美體驗與文旅活力不斷提升。

  “第一次看這個電影我還是小孩,現在已經是孩子爸爸了,來瀋陽旅游找到了回憶裏的影像,不虛此行。”在瀋陽市大東區時代文倉城市書房,一位外地游客在《瞧這一家子》海報前駐足良久、拍照留念。

  在這裡舉辦的喜劇電影海報鑒賞主題活動中,參觀者可一睹20世紀50年代至今,各個重要時期喜劇電影的電影海報。從早期質樸的手繪風格到現代鮮明的設計語言,這些海報如同“紙上放映機”,記錄着中國喜劇藝術從探索、發展到成熟的曲折軌跡,也承載着幾代觀眾共同的歡笑記憶。

  城市既是文化創意的客體,也是文化創意的主體。瀋陽打造“喜劇之城”城市IP,既關聯起人們對過去的文化記憶,也着重對城市文化進行現代語境下的創新表達。

  作為第二屆中國(瀋陽)喜劇電影周開幕式的主場地,位於瀋陽市沈河區的中晨電影小鎮文化産業園在活動期間吸引了大量參觀者。

  喜劇電影周的人氣有效激活了餐飲和住宿市場。數據統計,開幕式以來,這裡每天有近萬人來“打卡”,報名當群演的群眾每天都超過千人。參觀人次較平日增長400%,帶動周邊酒店入住率提升至95%。

  記者了解到,中晨電影小鎮文化産業園是一個集影視拍攝、文化創作、演藝演出、商業商貿等為一體的影視産業服務中心。這裡融入了演、玩、吃、住、購等業態,讓游客直呼可以“一步邁入電影中”。

7月12日,喜劇電影周閉幕式上,演員馮鞏(左)和於適(右)為喜劇電影周觀眾喜愛的喜劇影片《抓娃娃》(製片人馬馳)頒獎。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今後我們將依託遼寧省電影産業扶持政策,引入影視創作、數字拍攝、後期製作、版權交易等企業,建設瀋陽影視創意産業基地,打造‘影視生産+拍攝場景+後期製作’一站式&&。”産業園有關負責人費晨光説。

  一次主題活動,加速了文商旅融合發展。從打造“喜劇之城”標籤到升級為“城市IP”,喜劇電影周在為瀋陽帶來流量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加開放的城市形象和更加自信的文化認同。

  瀋陽的“喜”事還將繼續。(記者於也童)

【糾錯】 【責任編輯:谷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