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方金洋
新華社天津7月9日電(記者曾晉)在中科銳眼(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廳,一位工作人員正熟練地操作着基於AI自主研發的智能數字職業技能培養認定&&,各板塊內容像變魔術一般轉化成漢語、英語、烏茲別克斯坦語等不同語言。
“這個&&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算法、大數據分析、深度學習及自然語言處理等前沿技術,構成了‘學習—實踐—考試—認證’的一體化培養體系。”中科銳眼副總經理袁青霞介紹。
據了解,智能數字職業技能培養認定&&的學習中心&&於今年4月份上線試運行,獲得了烏茲別克斯坦青年數字人才的注意,隨後諮詢中心&&、靈活就業&&、人才招聘中心、數字技術交流中心等也陸續上線運行,讓這條促進中烏建立數字經濟新標準的發展之路清晰可見。
“我們將數字人才能力培養分成不同階段:全面提升數字知識普及能力;對熱愛數字技能的民眾進行深入培養;將實施分職業、分方向、分等級的精細化培養模式;數字化人才將成為國家數字化發展的人才智庫核心。”中科銳眼總經理趙洪宇直言,這就像一次數字技術出海,通過建立一條循序漸進的“數字絲路”,幫助中烏兩國共享數字技術。
中科銳眼還為烏茲別克斯坦定制開發了一套支持烏茲別克語言的人工智能體,這是一座專為烏茲別克斯坦青年打造的智慧雲學院,能夠幫助學習者精準定位自身的職業發展方向,制定個性化學習路線,明確學習目標與成長路徑。
中科銳眼技術創新與保障中心部長石鑫説,這個人工智能體的名字也是根據烏茲別克斯坦一位數學家的名字而取的,“使用這一名字不僅符合AI人工智能&&的功能特點,也能夠讓使用對象增強文化認同感”。
如今,像中科銳眼這樣的許多中國企業,在充分尊重、熟悉各國文化背景和現實需求的前提下,攜手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深耕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領域,加速數字教育技術與人工智能研究和創新成果轉化與應用。
7月2日,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市副市長拉希莫娃·杜爾多娜·舒庫魯拉耶芙娜在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開幕式上致辭。新華社記者張晨霖攝
在這條新的“數字絲路”上,數字技術正搭起一座象徵標準、合作、未來的“橋梁”,促進中國與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交流互鑒,共同培養數字與人工智能領域的産業技術和高端人才,相互提升數字技術與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影響力,推動産業升級與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