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編織”的思念跨越山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5 07:45:22
來源:工人日報

吉他“編織”的思念跨越山海

字體:

  在重慶的大山深處,有一支由留守兒童組成的“拿雲樂隊”

  吉他“編織”的思念跨越山海

  閱讀提示

  參加演出的“拿雲樂隊”是清一色的留守兒童,演出通過視頻直播傳給了遠在江蘇、廣東、福建等地務工的家長們,聲音跨越山海,寄託着他們對父母的思念。

  

  “這裡是‘星空與山’音樂節的現場,歡迎所有熱愛音樂和想念爸爸媽媽的同學,一起將我們的思唸唱響……”在重慶市巫山縣騾坪小學,4支少年樂隊的吉他聲和架子鼓的敲擊聲在大山的懷抱中回蕩,演出場地背後是連綿不絕的山脈。

  參加演出的“拿雲樂隊”成員是清一色的留守兒童,演出通過視頻直播傳給了遠在江蘇、廣東、福建等地務工的家長們,聲音跨越山海,寄託着他們對父母的思念。

  讓我為你唱首歌

  2021年,莊濟宇從重慶文理學院畢業後,來到巫山縣三溪鄉田家小學石印村教學點當語文老師,課堂上孩子們總是躲閃他的視線,下課後孩子們也離他遠遠的。後來他才知道,孩子們一年到頭見不着外出務工的父母,對於他這樣的外人,更是不敢交流。

  石印村,與湖北交界,常住村民300餘人。隨着煤炭廠礦關閉,大多數村民外遷,其他的靠外出務工增加收入,孩子和老人留在深山之中。因為居住分散,平時孩子們只能在學校和同齡人玩,鮮與外界接觸,性格大多比較內向。

  出生於重慶永川的莊濟宇,見過大城市的繁華,石印村每年冬季還會因為下雪結冰而斷水斷電,條件無疑是艱苦的。

  “就讓我為你起舞吧,讓我為你唱首歌……”音樂對這些孩子而言,是個新奇事物,莊濟宇在大學曾與同學組建樂隊,學會了詞曲創作,他想用音樂拉近與孩子們的距離。於是,他抱着吉他站在操場上,為圍坐一圈的孩子們彈唱《為你唱首歌》。

  通過接觸,莊濟宇發現了幾個對樂器上手很快的孩子。“少年心事當拏(拿)雲。”他説,孩子們雖身處大山,也當有凌雲之志,“拿雲樂隊”由此得名。於是,“拿雲樂隊”正式成立了,六年級的易琪、四年級的王祖賢、王梓睿以及二年級的張雅琪都是樂隊成員。王祖賢的父親出走多年未歸,母親改嫁外地,她幾個月大就跟爺爺奶奶生活。

  莊濟宇帶着音樂走進孩子們的世界,孩子們慢慢發生了變化,臉上笑容多了,也有了夢想。在大山的褶皺裏,莊濟宇用一把吉他、用音樂為大山裏的孩子們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

  山裏娃登上大舞&

  2022年3月,石印村教學點的音樂課正式開起來了。每堂音樂課,莊濟宇擺好樂譜、身挎吉他,在輕快地彈唱中教孩子們唱會了一首又一首歌。吉他放在課桌上,學生們趁他不在,有的用手去摸,有的伸手去彈,更大膽的學生甚至當着他的面撥弄琴弦。

  “我就問他們,你們也想彈吉他嗎?”莊濟宇説,孩子們瞪着大大的眼睛,咧嘴笑着,使勁兒點頭。就這樣,他選出7名學生“開小灶”培訓彈吉他。學吉他得買吉他,但這些學生家裏哪舍得買幾百元一把的吉他,幾乎買的都是幾十元的玩具吉他。

  一來二去,學音樂的孩子越來越多,電子琴、架子鼓陸續進駐校園,樂感不錯的王梓睿用燒火棍在課桌上敲出人生第一個節奏,張雅琪抱着比自己還高的吉他練習和弦,內向的王祖賢在黑白鍵上找到了訴説心事的語言……

  “手都彈起泡了,鑽心地痛。”學生陳善意回憶説,剛開始,見老師又彈又唱,大家興致很高,覺得太酷了,但真正學起來覺得又苦又累,一度想放棄了,“老師鼓勵我們,手痛了,説明就要學會了。”

  去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在石印村教學點,“拿雲樂隊”演奏出的悠揚旋律響徹大山,同時通過網絡直播傳到遙遠的山外。“太棒啦,變化真大!”手機屏幕裏,在外務工的家長看到孩子們懷抱吉他又彈又唱,眼睛裏噙滿喜悅的淚水。

  去年11月24日,在重慶市巫山縣體育館,“拿雲樂隊”受邀在第六屆巫山神女杯藝術電影周閉幕式上演出。“山裏娃”第一次登上了大舞&。演出結束後,孩子們圍在後&,一起看演出視頻。張雅琪説:“下次我想和莊老師換位置,當一次主唱。”

  唱給遠方思念的人

  樂團的樂器從何而來?如何挑選適合的孩子?高年級學生排練時間有限,而低年級學生排練時難以集中精神……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莊濟宇花了不少心思。

  2023年起,巫山中學的音樂老師到石印教學點不定期送教,莊濟宇結識了該校副校長付單。付單在巫山中學發起“青春·童行”項目,為石印教學點的孩子們籌得3萬多元。有了這筆錢,莊濟宇購置了吉他、貝斯、架子鼓等必要的樂器。

  説起音樂,孩子們表現出發自內心的喜愛:“架子鼓打起來又帥又酷,沒什麼能夠打擾到自己。”“音樂是一種讓心情變得愉快的東西,彈吉他時就會覺得開心。”

  “我想通過音樂表演改變他們的性格,外向起來,讓他們的童年有音樂相伴,通過音樂汲取一些力量。”莊濟宇説。

  今年,莊濟宇調到了鎮上的小學,但他仍每週來一次石印教學點。音樂的種子正在群山深處開花,在另一片大山裏,暮色留念樂隊成立了。今年初,莊濟宇在騾坪小學成立了旭光樂隊,成員全是低年級的學生。今年3月,他和新同事又成立了一個大型的拿雲樂隊民謠組,成員超過了50人,並着手策劃將“拿雲樂隊”擴充為“拿雲社團”,以4支留守兒童樂隊的清澈童聲,共同唱響今年“六一”兒童節的“星空與山音樂節”。

  演出前,孩子們排演了一曲《我記得》,唱給遠方自己思念的人聽,王祖賢給姑媽打電話,請她來現場加油。上&前,她看到姑媽比了個大拇指。

  演出當天,雨後的雲層像浸透墨汁的宣紙,不見星空的“星空與山”音樂節在巫山縣騾坪鎮的連綿群山之中唱響,83名留守兒童組成的搖滾樂團激情登&,寄託着自己對遠方父母的思念,也寄託着自己的夢想。

  “夜空的花散落在你身後,幸福了我很久,值得去等候……”一首《流星》將現場氛圍推向最高潮,所有參演的孩子踩着歡快的旋律奔上舞&,向着頭頂的雲朵放聲高歌,一雙雙小手伸向天空,手心裏的星星燈飾發出熠熠光輝,照亮了夜空。“哪怕他們不一定選擇走出大山,哪怕平凡,但音樂也會讓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生命。”莊濟宇説。(記者 李國)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