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4月27日電 題:鄧晶:煤化工一線的“鏗鏘玫瑰”
新華社記者楊帆
爬上十幾米高的塔架,鄧晶和同事開始進行巡檢工作。從她所處的位置眺望,整個甲醇裝置廠區盡收眼底——一個個巨大的反應爐,高聳的煙筒,還有各色複雜排列的管路。
這裡是位於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經濟開發區的開灤集團唐山中潤煤化工有限公司,鄧晶已經在這裡工作了18年。
2025年4月,鄧晶在廠區進行巡檢工作。(受訪單位供圖)
2007年,開灤集團開始轉型進軍化工領域。那一年鄧晶以中潤公司第一批技術工人的身份,加入到廠區的起步建設工作中。
“那時候這裡還是一片鹽鹼地。看著這些設備一點點搭建起來,管路逐漸密起來,這些都是大家的心血。”鄧晶説。
鄧晶深耕的焦爐煤氣制甲醇工藝領域,是利用煤在煉製焦炭過程中産生的焦爐煤氣來生産工業基礎原料甲醇,這是開灤集團京唐港煤化工園區綠色循環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一份工藝複雜、危險系數高的工作。
“公司的焦爐煤氣制甲醇工藝項目在十幾年前可借鑒的操作經驗幾乎沒有。”公司甲醇分廠廠長袁守敬回憶,鄧晶總是“泡”在崗位上,憑藉不斷地摸索和積累,成了一個技術全面的操作手。
一次裝置即將投産時遭遇的設備事故讓袁守敬記憶深刻:一台大型運轉設備突然出現異常高溫和高壓,隨時可能引發爆炸。鄧晶冷靜判斷,在幾十秒時間內發出各種指令。溫度降下來了、壓力卸下來了、氧氣等各種介質控制住了,避免了一次串壓爆炸事故。
對技術的精確果敢掌控,讓鄧晶“一戰成名”。
“懂,就不會怕。”鄧晶嘴邊總念叨的這句話背後,是她經年累月鑽遍每台設備、跑遍每根管道的執着,是她翻爛技術圖紙、預設各種緊急工況的嚴謹。
正是這種近乎“偏執”的專業追求,讓她在短短5年內就掌握了甲醇中控室所有崗位的操作技能,成為公司唯一的女值班長。
2017年,鄧晶剛到工段長崗位時,二級加氫脫硫槽的槽體卸料口一個30厘米的焊道裂縫由於之前處置不徹底,嚴重影響了正常生産進度。
於是鄧晶開始研究工藝流程,反復計算提出處置方案,成功解決了焊道裂縫問題,減少甲醇産量損失8280噸,為公司增加利潤662.4萬元。
2024年5月,鄧晶(右二)和同事在工區進行設備巡檢。(付衛崢攝)
2014年,鄧晶創新工作室成立,她先後帶領工作室團隊累計完成創新項目40余項、提高裝置産能10%,其中有的開發專利榮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有的技術改造實現國內首創應用,為企業創造效益上億元。
“技術工人的舞&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廣闊。”鄧晶説,這也鼓勵我始終能有 “忘我拼搏”的勁頭。
2020年,鄧晶創新工作室被評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團隊多名高技能人才陸續在各級比賽上獲獎,其中2人獲得“全國技術能手”,5人獲得“石油和化工行業技術能手”,3人獲得“唐山工匠” ……鄧晶不僅自己在成長,也帶動了整個團隊的進步。
2023年4月,鄧晶通過煤炭行業技能大師教學&&進行直播授課。(受訪單位供圖)
在從“工”到“匠”的進階之路上,鄧晶的腳步愈發堅定。近幾年,她在做好本職工作之餘,通過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教學&&直播授課,並參與多場全國技能競賽活動的裁判、評委工作,將一線經驗技術傳遞給更多同行。
這朵來自煤化工戰線的“鏗鏘玫瑰”,用她的專業與堅守證明了勞動者在“製造強國”建設中綻放的獨特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