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博物館迎來“貪吃蛇”-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2/09 11:35:34
來源:新華網

新春走基層丨博物館迎來“貪吃蛇”

字體:

  新華網北京2月9日電 題:博物館迎來“貪吃蛇”

  新華網記者彭純 許藝潁

  去博物館正在成為春節假期的“標配”之一。春節期間,全國多個博物館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排着長隊的游客。在無人機視角下,超長的隊伍緩緩移動,宛如“貪吃蛇”的游戲畫面,成為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

  河南博物院前排隊的觀眾們。新華網 許藝潁攝

  博物館裏過春節

  春節期間,河南博物院迎來參觀熱潮。隊伍中,既有親子家庭,也有年輕人和銀發族。“以為春節人少,沒想到排了四十分鐘了還沒進去。”在入口處,一位從北京專程趕來的游客説道。

  觀眾們在河南博物院觀賞蓮鶴方壺。新華網 許藝潁攝

  與此同時,北京汽車博物館內也熱鬧非凡。一群孩子在“樂學汽博”研學活動的現場,興致勃勃地回答科普老師的問題。來自大慶的11歲男孩對汽車知識瞭如指掌,對答如流。他的父親自豪地説:“孩子從小就癡迷於汽車,這次特意帶他來博物館,就是為了圓他的一個夢想。”

  在北京汽車博物館聽科普老師講解的孩子們。(北京汽車博物館供圖)

  據國家文物局初步統計,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七,全國博物館接待觀眾7264.87萬人次,日均接待觀眾超1000萬人次,較去年增長12.84%。春節去博物館正成為更多人的選擇。有游客感嘆道:“博物館裏的年味,是老祖宗的智慧,也是我們這代人的新時尚。”

  進階的博物館

  博物館裏有什麼?除了文物,這裡還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數字技術,以及充滿創意特色的文創産品。

  在河南博物院,觀眾購買XR唐宮夜宴體驗票即可穿越至唐朝的洛陽城,沉浸式體驗那時的南市酒肆、洛河水岸、應天門等10個場景的超100個古建景觀。

  孩子們在河南博物院聽講解。新華網 許藝潁攝

  “這40分鐘的體驗真的太值得了!戴上VR眼鏡身臨其境,用兩個字形容就是‘震撼’!”來自南陽的李女士在體驗結束後,難掩激動之情。

  通過數字技術,那些沉睡於歷史長河中的文明碎片被重新喚醒,以生動鮮活、直觀可感的方式呈現在觀眾眼前。曾經只能靠古籍文獻的描述來想象的場景,變得“觸手可及”;歷史文化知識也變成了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娓娓道來。

  顧客正在河南博物院選購文創産品。新華網 許藝潁攝

  了解完歷史還能購買文創産品,換一種方式將“文物”帶回家。在小紅書&&搜索“博物館文創”,有超93萬條筆記。國家博物館的鳳冠冰箱貼、故宮的貓咪盲盒、三星堆的青銅面具雪糕……一貨難求!網友調侃道:“以前逛博物館費腿,現在‘費錢’。”

  在河南博物院,“婦好”鸮尊毛絨玩具成為爆款,能發光的蓮花燈冰箱貼、玉葫蘆發卡、網紅小狗玩偶也深受游客們的喜愛。河南博物院文創辦主任宋華説:“我們深入社交媒體調研了很多在網絡上討論度高的文物,讓文創既有文化味又有煙火氣。”河南博物院文創團隊還推出了將文物元素織入現代剪裁的漢服品牌“華服來潮”,並作為“中國文創出海”代表之一,於1月10日至11日亮相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新春大集,吸引眾多外國友人試穿拍照。

 連接過去、現代與未來

  在北京汽車博物館,“樂學汽博”研學活動自2024年暑假至年底已吸引超2500人參與。孩子們不僅親眼見證了汽車從最初的簡單設計到如今智能化、環保化發展的歷程,還體驗了模擬駕駛、手工製作等環節,沉浸式體驗科技進步給汽車行業帶來的巨大變革。

  在北京汽車博物館參加研學活動的孩子們。(北京汽車博物館供圖)

  宣傳專員梁佳馨介紹,北京汽車博物館設計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研學課程,既有知識深度,又有游戲趣味。而這種“玩中學”的模式,正是博物館教育轉型的縮影——2023年我國6833家博物館舉辦教育活動38萬餘場,相當於每天為觀眾帶來超1000場知識盛宴。

  從清晨排隊的觀眾到文創産品的熱銷,從XR展廳的驚嘆到研學課堂的歡笑,這些鮮活場景正是中國博物館創新發展的生動注腳。

  觀眾們在河南博物院觀賞“婦好”鸮尊。新華網 許藝潁攝

  鄭州大學考古學科創新中心主任韓國河説:“博物館作為文化傳承的載體,正以其多元且富有活力的方式與現代生活融合,不僅深入挖掘和展示了傳統文化,還滿足了民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了文化産業的創新發展。”博物館的全方位變革構建了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橋梁,為傳統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其成為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文化紐帶。

  新春的博物館裏,涌動的不僅是人流,更是一場傳統與創新的雙向奔赴。從“考古盲盒”掀起的全民探秘熱,到研學活動點燃的知識火種,再到線上雲展覽,博物館正在書寫新的時代敘事。

【糾錯】 【責任編輯:詹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