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1月31日電(記者王爍)在河南省漯河市舞陽縣北舞渡鎮,最熱鬧的兩條大街十字交叉,東西為329國道,南北是去舞陽縣城的金山路。來往車輛,絡繹不絕,其中想來這裡喝一碗正宗燉肉胡辣湯的人佔了多數。
臨近早上6點,閃國雨的胡辣湯店迎來第一撥客人。他手持一把大木勺,在胡辣湯鍋裏輕攪幾下,抬手一舀,一碗熱香四溢的胡辣湯就被端到顧客跟前。“平均每天賣4000多碗胡辣湯,過年期間可能要破萬。”繼承了祖傳胡辣湯製作手藝的閃國雨説,“每年從小年開始,門口就停滿了全國各地牌照的車。”
在漯河市北舞渡鎮胡辣湯店,工作人員在為食客盛胡辣湯。新華社發
大排檔格局的館子,直徑1米的大鐵鍋,冒着熱煙的濃湯,嗞嗞作響的水煎包,熱氣和香氣都撲面而來。水蒸氣與朝霞重疊,食客絡繹不絕。
一碗色鮮味美的胡辣湯要經過煮肉、洗面筋、熬製高湯等多道工序,再加入秘制湯料精心烹飪,直至湯色凝重、香味濃厚,才可以起鍋。“在外的河南人回家,第一頓飯,胡辣湯是首選。聽説北舞渡胡辣湯好喝,不少外地人也開着車來品嘗。”閃國雨説。
北舞渡鎮自古就是重要渡口,明清時期,北舞渡鎮憑藉沙河四季通航的便利,成為水陸交通要道,大量的胡椒以及其他香料在這裡集散並運往各地。於是,提神醒腦又驅寒、適合當快餐又飽腹感強的胡辣湯出現了,填飽了船工的肚子,也一度成為中原的美食代表。
冬日裏一碗胡辣湯,迅猛的香料味,裹挾着醇厚肉味襲來,直擊舌根,瞬間就讓人大汗淋漓。不少來店裏的食客吃完都會選擇再外帶一份,“這是給親戚帶的,他們跟我説好幾次了,來家裏一定要捎上一壺北舞渡鎮的胡辣湯。”家住距離北舞渡鎮40公里外漯河市區的張先生説,外地的親戚提過好幾次想喝胡辣湯,他專門到這裡買了帶過去。
在北舞渡鎮,不少胡辣湯店面前都有一個産品展示點,包裝精美的速食胡辣湯不斷被食客買走。2018年,閃國雨投資上百萬元,開設了一家生産速食胡辣湯的工廠。“為了讓顧客在家就能做出一碗美味的胡辣湯,我們研發出了速食産品。”閃國雨説,如今,線上銷售額已與線下持平。
2024年5月,漯河市發布《北舞渡方便胡辣湯》《北舞渡方便胡辣湯生産規範》《北舞渡胡辣湯烹飪技藝》3項團體標準,為北舞渡胡辣湯向産業化、標準化、規範化發展提供了支撐。
“未來,我們將打造集原料採集、産品研發、美食品鑒為一體的胡辣湯全産業鏈,讓胡辣湯從街頭小吃發展成為大産業、金名片。”舞陽縣委書記王彥民説。
胡辣湯對於河南人來説,遠遠超越了一道美食的存在。隨着胡辣湯的香氣瀰漫在越來越多的地方,它不再僅僅是一道小吃,也是一種濃縮的家鄉記憶和情感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