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新探丨古民居裏遇見最美徽州年-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1/31 15:12:26
來源:新華網

文旅新探丨古民居裏遇見最美徽州年

字體:

  新華社合肥1月31日電 題:古民居裏遇見最美徽州年

  新華社記者劉美子

  如果説徽州景致是一幅詩意山水畫,那麼年景就是這畫中一筆溫情的筆觸。

  冬日的徽州,年味瀰漫。行走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徽州古城內的鬥山街,青磚黛瓦間,家家戶戶門前的大紅春聯點染出徽州古地新年的詩意與風韻。

  吳增和經營的非遺特色民宿隱匿於明清古建群中。推門而入,明堂、廊道、花窗、園林,每一處都充滿了徽式格韻。一尊懸挂於吧&上方巨大的汪滿田魚燈,更是成為了民宿的點睛之筆。

  嬉魚燈是徽州地區最具歷史的年俗之一,已流傳數百年,寄託着徽州人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願景。春節期間不少游客慕名而來,領略這份獨特的徽式浪漫。

  “我們歙縣共有三盞‘非遺’魚燈,分別出自汪滿田、瞻淇、漁梁,各有特點。”吳增和向剛到店的住客講述着魚燈文化。從事民宿行業多年,如今吳增和更多注重拓展住宿體驗的內涵與外延,將魚燈、徽州剪紙、徽州端午錦等非遺的元素融入其中。

  年逾七旬的縣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汪重德正在教來自浙江桐鄉的住客趙艷蓉一家製作汪滿田魚燈。“我們用環扣把大小竹圈連接在一起,就可以讓魚的身體靈活擺動……”在汪老的指導下,栩栩如生的魚燈逐漸成形。

  入夜後,悠長的古巷內鑼鼓聲起,魚燈隊伍跟隨鼓點起身游走,流光溢彩。吳增和組織住客跟燈隊尋游嬉魚。“這就是我們傳統中國年最美的樣子吧!”趙艷蓉對於這樣的文化體驗讚不絕口。

  在黃山市歙縣徽州古城一家民宿內,民宿管家在佈置魚燈裝飾。新華社發(施亞磊 攝)

  淳樸的年俗背後,鐫刻着徽州人對這片古老土地的眷戀。

  “雙壽承恩,許村有喜嘍!”清亮的一嗓子,吆喝出地道的徽州年味。古老的“雙壽承恩”牌坊下,幾十張圓桌被鋪上喜慶的大紅桌布。肥壯的年豬被精心挑選出來,灶膛裏的火燒得通紅。紅燒肉、豬血湯、粉蒸肉……村民們熟練地烹制着傳統佳肴。許村大刀燈、板凳龍等民俗表演沸騰了整個古村。

  距離徽州古城20多公里的許村有着1800多年的歷史,百餘幢元明清時期古建築保存至今。村中一家由200多年老宅改建的民宿內,十幾位住客準備參加徽州傳統年俗活動——年豬宴。每逢新春,75歲的民宿主理人許琦都會帶着住客品嘗這頓地道“年味”。

  吃年豬宴的年俗在徽州地區已流傳千百年,每年自冬至起就陸續開始。“對於徽州人來説,年豬寓意着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吃年豬宴寓意安樂團圓。”席間,許琦為住客介紹年豬宴的由來。

  游客在黃山市歙縣許村鎮許村品嘗徽州特色年豬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施亞磊 攝)

  千年徽墨,清韻幽香。走進位於黟縣宏村鎮龍江村的一家民宿,隨處可見“墨”元素。這裡原是一處明清制墨大戶人家的宅邸,百年時光流逝,青磚粉黛仍保留了舊時模樣。

  這是當地最早以國家級非遺“徽墨製作技藝”為主題打造的特色民宿。在兩層樓高的玻璃書房內,研學老師申易鑫拋出問題:“一兩徽墨一兩金,徽墨為何昂貴?裏面究竟藏着什麼?徽墨能吃嗎?”引發現場熱烈互動。

  斑駁案幾上陳列着方錘、天平、石蠟、螺栓壓榨機等傳統制墨工具,歲月留下的斑駁印記講述着古老技藝的前世今生。每晚八點,民宿都會安排徽墨講堂,讓住客親身體驗點煙、制墨、描金。

  “從春節前到正月十五,幾乎全部滿房,尤其受到親子游家庭的青睞。”申易鑫曾是這家民宿的管家,從進入民宿開始接觸“徽墨製作技藝”,如今已經是縣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每週他都會到民宿授課。

  “民宿要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非遺和民俗項目需要可展示、可體驗的場地,二者結合剛好形成良性循環。”和申易鑫一樣,越來越多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開始走進民宿,從徽墨製作到徽州剪紙,從徽州茶藝到徽州糕點製作,一系列文化感和品質感十足的“徽”體驗構成了民宿的價值核心,也為非遺找到了新的“打開方式”。

  游客在黟縣宏村鎮龍江村的一家民宿內體驗學習製作徽墨。新華社發(汪澄 攝)

  如今,黃山市將民宿與古民居保護結合,活化當地歷史文化資源,特色民宿成為文旅消費新地標。據統計,黃山市各類民宿超3200家,2024年接待游客547萬人次。

  “豐富的徽州文化資源是徽州民宿發展的一大優勢。”黃山市歙縣許村鎮鎮長胡吉祥&&,要發掘利用好在地資源,探索“民宿+”新業態,融合非遺、康養、教育等,形成窗口效應,讓民宿産業成為文旅消費新陣地、文化傳承發展新載體。

  視頻:周牧

  策劃:王黎、李歡

  海報製作:李歡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