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光伏綠能拓展強村富民新渠道-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0/27 16:53:32
來源:新華網

山東:光伏綠能拓展強村富民新渠道

字體:

  新華社濟南10月27日電(記者王志)金秋時節,走進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坊安街道祥疃村,只見一條數百米長的光伏長廊架設在村子主幹路上方,一排排藍色的光伏板整齊排列,源源不斷地將光能轉化為綠色電能。

  “祥疃村過去是個沒有特色産業的‘空殼村’,去年他們依靠黨建引領,引入社會資本600萬元,充分利用村內道路、廣場、村委辦公室屋頂等空間資源,建成光伏電站,每年為村集體增收5萬元。”坊安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康凱説。

  在濰坊市坊子區坊安街道祥疃村,架設在村子主幹路上方的光伏長廊。新華社記者 王志 攝

  祥疃村黨支部書記劉明東告訴記者,村裏還註冊成立濰坊市祥疃村強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村集體佔股60%,通過發展鄉村振興服務業,每年村集體又增收十多萬元。“村集體有了收入,村裏舖上了平坦的瀝青路,還進行了綠化亮化美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近年來,山東發揮“風光”資源富集的優勢,將發展新能源産業與鄉村振興有力結合,因地制宜利用農村住宅、閒置坑塘等資源,大力推進光伏建設,打造強村富民的“陽光銀行”。

  在濱州市沾化區泊頭鎮徐萬糧村,村委辦公室屋頂上的光伏板整齊排列。新華社發

  在濱州市沾化區泊頭鎮徐萬糧村,位於村路兩側和村委辦公室屋頂的藍色光帶,與周圍的紅頂民居相映成趣,呈現出一幅美麗鄉村的彩色畫卷。

  “在國網濱州市沾化區供電公司幫助下,2016年我們建成裝機規模62千瓦的光伏電站,採取‘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不僅村集體每年有了8萬元的穩定收益,還幫扶村裏1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每年增收3000元。”徐萬糧村黨支部書記李克增説。

  在泊頭鎮河西劉家村,為將光伏發電更好服務於鄉村經濟,村裏建設了游客研學中心和冬棗採摘基地,將30套老舊房屋建成民宿,並配備充電樁,打造為清潔能源項目下的休閒旅游産業,帶動村集體和村民共同增收。

  根據山東省能源局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山東新能源裝機達到1.007億千瓦,意味着一年可以發出1900億度“綠電”,助力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糾錯】 【責任編輯:焦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