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山西省委副書記、省長金湘軍,山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吳偉,山西省副省長湯志平,山西省副省長趙紅嚴圍繞“堅持高質量發展硬道理 推動山西深化全方位轉型”作介紹,並答記者問。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記者任軍、王勁玉)“我們堅定向新而行,加快構建體現山西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堅定向效而行,充分激發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堅定向綠而行,着力建設美麗山西。”在國新辦15日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山西省委副書記、省長金湘軍説。
山西錨定發展新質生産力這一根本任務,在科技創新、新型工業化、新型能源體系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高速飛車、8英寸碳化硅長晶爐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布局發展71個工業類開發區,做大做強16條省級重點産業鏈,培育18個省級特色專業鎮;縱深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智能化煤礦數量、非常規天然氣産量、風光發電裝機容量位居全國前列。
金湘軍介紹,山西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去年電力現貨市場已轉入正式運行,成為我國首個正式運行的電力現貨市場。
在建設美麗山西方面,金湘軍&&,近年來,山西實施太行山、呂梁山“兩山”綠化,開展汾河、桑幹河等“七河”治理,加強鹽湖、晉陽湖等“五湖”保護,打好“一泓清水入黃河”等污染防治攻堅戰。2023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下降至每立方米37微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山西華北豹種群數量位居全國首位,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褐馬雞數量顯著增長,紅嘴鷗首現太原汾河濕地公園。
金湘軍介紹,山西每年將財政支出80%以上用於民生事業,縣級綜合醫院全部達到二甲水平,15歲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位居全國前列。
作為內陸省份,山西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山西在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同時,支持外貿龍頭企業穩定拓展中間品貿易,不斷擴大日用陶瓷、特色農産品等優勢産品出口,培育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光伏等外貿新增長點,擴大飛機、手機等保稅維修業務。
金湘軍&&,山西立足自身優勢,建機制、搭&&、促合作,努力在對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中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向東,把山西打造成京津冀重要的保障基地、聯動發展的戰略腹地。向南,重點加強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的交流合作,引進更多先進生産要素,實現互利共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