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黃土地上的“大食物”丨一顆蘋果的“新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1/24 22:23:52
來源:新華網

新春走基層·黃土地上的“大食物”丨一顆蘋果的“新生”

字體:

海報設計:許雄

  新華社太原1月24日電(記者許雄)“一道道溝壑一道道梁,一樹樹蘋果長在咱垣上。”走進山西省臨汾市大寧縣,漫山遍野的蘋果樹是黃土地最顯眼的“衣裳”。

  大寧縣位于黃河東岸,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大溫差有利于蘋果糖分的積累。

  大寧縣的蘋果樹上挂滿果實(資料圖片)。新華社發(高本增攝)

  2014年,馮元明承包了村裏的80畝土地,自掏腰包30多萬元,又先後從銀行貸款70多萬元,開始追逐自己的“蘋果夢”。

  馮元明的家在大寧縣曲峨鎮白村,村裏溝壑縱橫。除了承包的80畝土地,他還開墾了20畝邊坡荒地,栽下3000多棵“紅富士”蘋果樹苗。

  但地在高處,水在低處。為了讓樹苗“喝”上水,他在1.5公里外、超百米深的溝底挖了蓄水池,鋪設管道引水到果園。

  “最難的是扛著6米長的鐵管攀爬陡峭的溝坡,有時必須抓緊繩子才能爬上去,有幾次沒抓緊發生滑落,險些掉下百米深溝。但想幹點事,哪有不難的?”馮元明説。

  2020年,馮元明的百畝果園要挂果了。但此時,原先的“致富果”已經不那麼賺錢了。

  “市場飽和,‘紅富士’不再有競爭力,自然賣不上好價錢。”馮元明分析説。

  馮元明在果園中勞作(資料圖片)。新華社發(高本增攝)

  當地許多果農也和馮元明遇到了同樣的困擾,一些果農開始放棄蘋果種植。

  這一年,馮元明從縣科技中心了解到,當地引進了陜西“秦脆”蘋果與本土蘋果嫁接,改良蘋果品種。但因大家都怕擔風險,少有人敢嘗試。

  “我來。”馮元明拍著胸脯説。

  可首先犯難的是馮元明的妻子,望著滿園的蘋果花,她不知該不該支援馮元明。

  為了説服妻子,馮元明帶著她三次到陜西省鹹陽市乾縣“秦脆”蘋果基地考察,詳細了解了嫁接方法、管理技術和市場前景,直到妻子最終接受。

  果樹專家李新建説,“已經要挂果的樹,開花很好,全部鋸掉再嫁接,這不是一般人敢做的。”

  砍樹那天,馮元明的母親落了淚。馮元明心裏翻江倒海,可嘴上依然勸母親,“新品種挂果早、好管理、品質還好,價錢肯定好。”

  馮元明在嫁接果樹(資料圖片)。新華社發(高本增攝)

  然而考驗又來了。2022年的一場大風,把還未成熟的果子刮落了三分之一,幾十棵果樹從嫁接處被刮斷。

  “那時母親癱坐在地上,一邊撿著果子,一邊又落下眼淚,念叨著‘70多萬元的欠債啥時候能還上’。”馮元明回憶道。

  但他沒有被這“當頭一棒”擊垮,他總結出“枝條太嫩,缺乏支護”的教訓,並進行了補救。

  “到這一年的收獲季,八年的努力終于有了回報。新品種個頭大,又甜又脆、口感極佳,被大家叫作‘寧脆’。母親的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馮元明説。

  喜獲豐收的大寧‘寧脆’蘋果(資料圖片)。新華社發(高本增攝)

  “寧脆”上市了,村民馮安明説,“我跟著馮元明種‘寧脆’,産量是‘紅富士’的3倍,價格也是3倍,收入提高了不少。”

  “陜西的矮化‘秦脆’嫁接到大寧的喬化‘紅富士’樹上,造就了‘寧脆’的高品質。馮元明的成功解放了周邊很多村民的思想。”大寧縣教育科技局黨組成員賀建生説。

  為了讓更多果農接受‘寧脆’,馮元明把蘋果送給鄉親們品嘗,又把自己家果樹上砍下的枝條免費送上,更多的果農加入到‘寧脆’嫁接種植的行列中。

  “他把很多挂果的枝條都砍了,會影響他第二年的收益,為的是讓大家共同富裕。”李新建説。

  馮元明不是一個人在努力。為了給蘋果産業發展保駕護航,當地政府幾年間快馬加鞭進行著各種配套建設,果水配套、果路配套、果庫配套,制定生産技術規程,推廣果園機械化,提高果農組織化程度,加強技術培訓,打造品牌,創新金融服務等等。“大寧蘋果産業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好條件、好時期。”馮元明説。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