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2 10/ 13 21:13:34
來源:新華社

新華全媒+丨紅蕓豆豐收季:讓“鄉思”賦能鄉村振興

字體:

  新華社太原10月13日電(記者張磊、馬曉潔)十月晉西北,寒意入晚秋。在山西省忻州市岢嵐縣的紅蕓豆莊稼地裏,金色豆田一眼望不到邊,飽滿的豆莢隨風作響。農民們正在忙碌着採摘、裝車、外運,一派豐收景象。

岢嵐的農民們正在收穫紅蕓豆。(受訪者供圖)

  岢嵐被譽為“中華紅蕓豆之鄉”,紅蕓豆在這裡也被叫作“相思豆”。紅蕓豆是全縣農民重要經濟收入來源,小小“相思豆”也是農民增收的“金豆豆”。

  據岢嵐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游愛新介紹,近年來,岢嵐縣連年種植紅蕓豆面積穩定在9萬畝左右,佔到農作物總播面積的21%,年均産銷量在13500噸左右,全國紅蕓豆出口總量的近三分之一來自這裡。

  近些年,一群懷揣“鄉思”情懷的岢嵐青年返鄉創業,把紅蕓豆做成了産業,延伸産業鏈,謀劃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呂傑是土生土長的岢嵐人,2007年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食品研發工作。他看到家鄉出口到國外的紅蕓豆原料被做成罐頭又返銷國內,價格卻高了十幾倍,為了讓家鄉紅蕓豆實現更多收益,他於2012年回到岢嵐,建立起自己的第一條紅蕓豆罐頭生産線。

呂傑(中)在展銷會上推介紅蕓豆産品。(受訪者供圖)

  游愛新説,呂傑剛回來創業時資金少、生産力不足,庫存量也不夠。“了解到他的困難後,我們專門召開銀企對接會,成功幫呂傑從當地銀行貸款100萬元。還&&他拓寬銷路,推動紅蕓豆罐頭走進商超、飯店、電商平台等。”

  目前,呂傑的罐頭工廠已建成4條生産線,年産量增加到了240萬罐,2021年收入達到120萬元。他以高於市場的價格收購紅蕓豆,也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

在呂傑工廠工作的村民們。(受訪者供圖)

  隨着交通和互聯網平台的發展,越來越多像呂傑這樣的“新農人”返鄉創業,反哺家鄉。

  “90後”焦小強2019年放棄北京的高薪工作,回到岢嵐創業。“還能不能做成更美味、更簡易的食品?”他把目光盯在了紅蕓豆的深加工上。今年年初,他研製出一款以紅蕓豆做餡、20多層脆皮壓制的點心,取名“相思餅”,頗受好評。

  今年2月,“相思餅”登上了“忻州雜糧走進雄安”展銷會,一句“吃岢嵐相思餅,夢到心中相思人”的評價讓其一躍成為網紅食品。半年間,“相思餅”銷售量達到近14萬枚,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紅蕓豆。

  看著“相思餅”産業欣欣向榮,焦小強沒有忘了帶動大家一起致富。他將註冊的“岢嵐相思餅”品牌在全縣共享,公開了製作配方,目前全縣已經建成了6家“相思餅”生産企業,直接帶動131人、間接帶動600多人就業。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6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