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8月4日電(記者劉璟)飛閱中國,低空領航。8月3日,低空經濟與智能製造融合發展論壇在哈爾濱舉行。論壇匯聚了來自政産學研各界的傑出代表,共同探討低空經濟領域的最新成果與未來趨勢,為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政産學研齊聚冰城 擘畫低空經濟藍圖
新華網總裁、新華網低空經濟研究院院長申江嬰在致辭中強調,低空經濟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重要構成,正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他指出,低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智能製造的技術支撐,通過“政産學研用”協同創新,能夠進一步推動低空經濟向高效、可持續方向發展。新華網通過“飛閱中國低空經濟百城萬企中國行”等活動,積極促進低空經濟應用落地,助力打造産業集群,構建東西聯動、南北互通的發展格局。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楊志明在致辭中指出,數智賦能是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人工智能 + 低空經濟” 正開闢新賽道,推動人才開發從傳統模式向 “數字人資”“智慧人資” 躍升,無人機駕駛員等新職業正成為低空經濟人力資源發展新趨勢。楊志明強調要樹立創新理念,推動 “體面勞動”“數智勞動”,培育工匠精神。他提出五大創新路徑:加快機制創新釋放數據價值、強化技術與算法支撐、深化産業融通與場景應用、聚焦 “兩才並重、兩歸併用”、優化數據要素環境。他&&,低空經濟是就業新藍海,需以 “以産聚才、以才興産” 推動産才融合,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在主題演講環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向錦武以“低空經濟及其裝備技術”為題,深入剖析了低空經濟的定義、關鍵技術及未來發展趨勢。他指出,無人機系統作為低空經濟的主導裝備,正朝着無人化、電動化、智能化、網絡化方向邁進,且無人機+應用場景豐富,可分為生産作業類、公共服務類和航空消費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與飛行學院副院長張洪海則圍繞“場景驅動、安全為先:城市空中交通體系建設的實戰探索”這一主題,分享了城市空中交通體系建設的實踐經驗和發展路徑,提出低空經濟穩健發展“四四”總體解決思路,即四大板塊、四輪驅動、四邊路徑、四化目標。
此外,哈爾濱市平房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哈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余定志分享了平房區航空産業基礎雄厚的發展優勢,以及建設低空經濟等産業園的規劃;合肥市發改委戰新處處長、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副主任陳思分享了合肥基於本地資源稟賦發展低空經濟的做法,強調“三分製造,七分運營”;南京市交通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奚暉介紹了南京在低空經濟發展中的探索,包括打造低空經濟資源調度&&、發布應用場景目錄等;聯合飛機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田剛印分享了企業在低空經濟領域的實踐,包括無人機研發、應用場景開拓等;零重力飛機工業(合肥)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石紅探討了傳統通航發展的現狀與破局思路;億航智能設備 (廣州) 有限公司副總裁賀天星聚焦規模化推動低空經濟特色場景示範應用;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增程動力系統研究院首席技術專家滕紅介紹了東安動力在低空經濟動力系統方面的創新,同步進行了東安動力轉子發動機&&的發布;重慶市梁平區低空專班負責人王溫潤分享了梁平在低空經濟方面的優勢與規劃。
重磅項目接連啟動 賦能産業創新發展
論壇期間,多項重磅活動接連啟動,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申江嬰、楊志明、向錦武、余定志、石紅與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黑龍江省航空産業協會黨支部書記付民、中電信無人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愛軍共同拉開“新華網飛閱中國低空領航全國行-走進黑龍江第二屆”活動帷幕,標誌着新華網在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與此同時,《2025西部地區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發布,該報告由新華網低空經濟研究院與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聯合主編,中國信息協會低空經濟分會、零重力飛機工業(合肥)有限公司等單位參編。報告系統梳理了西部地區低空經濟發展現狀,提出強化“數字天路”基建、構建區域産業生態等策略,為打造全國低空經濟新增長極提供“西部方案”。
會議期間,中國信息協會低空經濟分會會長熊朝,新華網低空經濟研究院秘書長李明,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劉國馳,黑龍江卡莫夫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毛士民,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飛,河南雲洹網聯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玉蓮等嘉賓共同宣布新華網低空經濟頻道的上線暨《低空經濟群英匯》大型企業家融媒體欄目發布,後續將匯聚政策解讀、産業分析、前沿技術和企業風采等內容,通過融媒體形式廣泛傳播,提升低空經濟的社會認知度和影響力。
“絲路新程七十年 低空翱翔啟新篇”大型航空文化活動的發布,更是將低空經濟與文化旅游緊密結合。新華網低空經濟研究院副秘書長於檬介紹,活動將於9月份組織70架飛機,從陜西省出發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空中重走“絲綢之路”,通過新華網全媒體矩陣同步傳播,展現低空經濟的獨特魅力和廣闊前景。
此外,“青少年人工智能第一課”的啟動,則着眼於未來創新人才的培養。中國信息協會副秘書長徐雪琴、新華網溯源中國執行總監郭政、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國際業務部創新業務主管葉勇、工信部工業和信息化人才工程計劃大模型應用開發工程師培訓項目市場負責人嚴雨杉以及核桃編程合夥人兼CMO齊峰等嘉賓共同啟動該活動。後續將面向中小學青少年分層設計課程內容,旨在培養青少年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人才培養工程AI創新應用工程師職業技術培訓項目”的正式啟動,旨在通過系統化培訓和嚴格考核,培養具備AI技術落地能力的複合型人才,為低空經濟等産業的智能化轉型提供人才支撐。新華網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總經理陳華,聚龍吟控股集團常務副總裁唐祿陽,海南聚龍吟集團副總裁、海南君創培訓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黨磊與李明共同宣布項目上線。
圓桌對話智慧碰撞 共謀協同發展良策
在圓桌對話環節,來自低空經濟技術、製造、運營、生態等各個領域的嘉賓圍繞“場景創新”、“技術突破”和“生態協同”三大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推動低空經濟從“單點突破”邁向“全域領航”。
劉國馳分享了北大荒在低空經濟方面的成果,其機隊規模大、基礎設施全、運營資質全、裝備強、人才儲備足且發展快。在推動低空經濟與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方面,北大荒始終聚焦主業,實現一體化運營模式,通過統一安全管理、統一價格、統一市場定價等措施,實現了資源共享、共治、共建的合作共贏局面。
楊玉蓮分享了5G+無人機應用在城市綜合管理中的實踐。雲洹網聯打造了“3+1+N”的經營模式,擁有5G網絡專網、産業鏈融合優勢及藍天實驗室,完成了科研成果到應用的全閉環。通過實時空中數據採集和智能分析,為數字城管、環保巡察、電力巡檢等城市綜合管理提供了高效解決方案。
南京市交通集團副總經理瀋陽認為,在規範標準治理上,政府應搭建框架體系,企業填充細節;在基本建設實施上,政府應主導公共設施,企業作為市場實施者;在低空安全監管上,政府是安全底線守護者,企業是運營安全執行者。通過明確政府和企業的角色定位,共同推動低空經濟基礎設施的完善和優化。
浙江海卡飛宏航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凱勻介紹,海卡飛宏航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打造數字孿生場景,形成獨特閉環。通過國際合作和技術創新,在低空經濟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
宏瑞創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安寶平結合具體案例,説明了&&標準化能力與場景化應用的協同邏輯,展現了宏瑞創新在AI技術落地方面的專業能力和豐富經驗。
千機科技集團副總經理戴辰晨強調,以文化IP和藝術創作為內核,以科技創新為載體,千機科技在文旅場景中創造了獨特的商業和藝術價值。通過無人機表演、空域造景等形式,為文旅産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昌瑤湖飛行基地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張雪岩介紹,瑤湖飛行基地主要運營初教6飛機,該機型是國産飛機的經典機型,在戰略訓練、青少年航空啟蒙、飛行表演等方面,都發揮着重要作用。通過初教6的推廣和應用,可以進一步激發青少年對航空事業的熱愛和追求。
作為2025企業家太陽島年會重磅平行論壇,低空經濟與智能製造融合發展論壇由新華網低空經濟研究院、新華網融媒體未來研究院承辦,中國航空學會、中國信息協會低空經濟分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單位支持,為低空經濟與智能製造融合發展凝聚智慧,推動産業邁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