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群英匯│共築低空經濟創新生態與産城融合新動能-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15 14:38:33
來源:新華網

低空經濟群英匯│共築低空經濟創新生態與産城融合新動能

字體:

712日,新華網主辦的首屆西部低空經濟博覽會期間,低空經濟産業發展大會在重慶梁平隆重召開。作為大會核心環節之一的“低空經濟群英匯”圓桌論壇,由新華網低空經濟研究院副秘書長胡皓冉主持,以“共築低空經濟創新生態與産城融合新動能”為主題,匯聚政府、企業、技術研發及運營一線的七位嘉賓,圍繞政策規劃、技術創新、生態構建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入探討,為低空經濟與城市發展的深度融合探尋實踐路徑。

LSR_9532

政策引領:規劃産業舞&,釋放區域優勢

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轉型代表,哈爾濱市平房區因航空産業而生、因航空産業而興。黑龍江省哈爾濱平房區副區長、哈經開區副主任余定志介紹,平房區依託國家級航空産業集群優勢,規劃了協同産業園、大飛機産業園及低空經濟産業園三大板塊,通過“大供給、微場景、保協同”模式,將低空經濟與黑龍江大農業、大森林、大數據場景深度融合。他強調,政府需以政策創新和資源整合為抓手,為企業提供從研發到服務的全鏈條支持。

泉州鯉城則憑藉獨特優勢布局低空經濟。泉州市鯉城區委理論研究中心主任&&,鯉城區立足電子信息、智能裝備等産業基礎,打造集航空體驗、低空科普、産業聯動於一體的綜合性項目,通過“古城+低空”模式挖掘文旅、應急管理等場景潛力。她呼籲,地方政府應兼顧規則制定與服務優化,以優質營商環境吸引資本與人才。

技術創新:突破應用瓶頸,夯實産業根基

技術是低空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中航工業直升機設計研究所副總設計師劉文琦指出,低空經濟需突破新能源動力、智能避障、低空網聯等關鍵技術。他以直升機設計為例,強調研發需緊密結合市場需求,通過虛擬倣真技術提前驗證應用場景效能,確保産品快速適航。他提出,技術落地需構建“研發-製造-&&-服務”一體化生態,推動低空飛行器經濟性、安全性與舒適性提升。

南京天朗防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彩俠聚焦低空安全痛點,分享了分佈式雷達網絡在杭州、南京等城市的成功應用。她&&,低空探測需融合雷達、光電及多傳感技術,構建空域安全、飛行安全與公共安全的三級防護體系,為産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零重力飛機工業(合肥)有限公司首席市場官李聶軍則提出“綠色航空飛行營地”構想,通過電動固定翼飛機與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的組網運營,降低運行成本並提升用戶體驗。他強調,低空交通需分階段推進,先完善有人化基礎設施,再逐步向無人化、AI化過渡,最終形成覆蓋城鄉的低空交通樞紐。

生態協同:産城融合,共建共贏

星際航(江蘇)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立瑋展示了AI與大數據在低空經濟中的應用場景。他以違建監測、氣體溯源、非接觸式監管為例,強調技術需服務於城市治理效能提升。他提出,低空經濟需融合無人機、無人船、機器狗等多元設備,構建“空天地海”一體化監管體系,實現降本增效。

江西空中未來通用航空股份公司副董事長胡薩文從運營端指出,當前通航服務面臨空域審批複雜、客戶服務不完善等痛點。他呼籲加強空域管理、通信保障等基礎設施支持,並分享了企業開發的數字化運營管理系統,通過數據化手段優化客戶與飛機管理流程,推動行業標準化建設。

未來展望:西部崛起,低空騰飛

論壇尾聲,嘉賓們為西部低空經濟送上寄語,一致認為低空經濟是串聯設計、製造、政策、運營、城市管理的生態共同體,需政企協同、技術聯動。

此次論壇以多元視角勾勒出低空經濟的創新圖景,政策需精準發力,技術需場景驅動,生態需協同共建。隨着梁平“西部低空之城”的崛起,低空經濟正從概念走向實踐,成為推動城市轉型與産業升級的新引擎。

【糾錯】 【責任編輯:高瑞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