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之所以會被想象為田園牧歌,很大程度上在於可以自給自足,而能實現自給自足,除了糧食是自種自收、自儲自食的外,還在於每戶都有自家的菜地,可以種自己喜歡的蔬菜。
蔬菜離不開水卻又不需要過多的水。在老家,菜地一般都在河渠邊上,地勢相對那些種植水稻、麥子的田塊一般要高個三五十公分,便於澆水,也不至於下了雨就積滿了水。
小時候家裏的菜地離家200米左右,在莊北的河邊,曾經是幾戶人家的宅基地,他們遷到邊上新的莊&後,這裡就被生産隊裏改為菜地。分田到戶的時候,分給我家的責任田在這塊菜地的南頭,這塊菜地自然也就被分給了責任田在附近的幾戶人家,其中有一部分就分給了我們家,面積不大,只有一分(0.1畝)見方,但已足夠種植日常所需的蔬菜。

菜地主要是母親在打理。父親偶爾參與,參與最多的就是把自家豬圈和茅廁裏的大糞挑過去。挑糞需要用糞桶,早年是木頭做的,後來是塑料的,要輕一點。有的時候父親單獨用肩膀挑着一根扁擔,扁擔兩端挂着裝滿的糞桶,走在不寬的田埂上,肩膀一顛一顛的,兩端的糞桶也咣浪咣浪的,不時會有一些糞便灑落在田埂上,或者掉進田埂邊的小渠裏。有的時候父母合用一根扁擔抬着一個糞桶,糞桶挂在扁擔中間,扁擔兩端一前一後擔在母親和父親的肩膀上,兩人保持着恒定的距離、差不多的步頻,小心翼翼地走在田埂上前往菜地。走在前面的人如果生後面人的悶氣,故意把動作弄大一點,糞桶裏的穢物便可能晃出來一些,很容易沾到後面人的褲子上,這個時候多半隻能受着。其實即便不是故意,抬糞時沾點糞水、落點臭氣也是在所難免。種田人的衣物怎麼可能不沾上泥土、化肥、農藥、漚肥的草料甚至糞便呢?
菜地裏一年到頭會種很多種蔬菜,種了收,收了種,一茬又一茬,但是每類種的都不多,夠自家吃即可。其中,西紅柿是每年必種的。
家鄉土話稱西紅柿為“洋柿子”,南面一點的也有人稱為“番茄(音似qia)”,意思與西紅柿都是一樣的,説明這個物種不是老祖宗自古就有的。
鎮上每到農曆的二、五、八就會逢集,四鄉八里的小商小販便會聚集到街上,帶來各種當地需要的百貨商品以及種子農資。菜地裏各種蔬菜的種子多數是母親這個時候買回來的。對於洋柿子,記憶中母親有的時候買回的是種子,多數時候是直接從商販手中買回已經育好的洋柿子苗,省掉了育苗的精力和過程。
種西紅柿之前,需要用鐵鍬把地翻挖一下,潑一點糞便或者撒一點化肥,空曬幾天,壘成一兩條低壟,再將洋柿子苗植入其中。一般家裏每次也就種十來株。作物總是愁生不愁長的。經過適當的澆水、護理,不需要多少時日,洋柿子苗就會串得比較高。這個時候,為防止倒伏,會在每個植株邊上的地裏插一根小樹枝或者竹竿,用一根繩將枝竿與植株綁在一起。
小時候自家種的洋柿子,種的量很小,發生病蟲害的機會也少,不需要打農藥,也沒有用過什麼專用肥,完全由其野蠻生長、自然開會結果。那時菜地里長出來的洋柿子枝幹蓬鬆,總體個頭不高,一般也就到大人膝蓋這裡,但是枝蔓比例適中,枝葉茂盛,果實點綴其間,數量不多不少,像一株真正的植物。不像現在大棚裏的那些西紅柿,似乎一般只有一條枝蔓,吊得很高、拉得很長,果葉比失調,儘管碩果纍纍,給人類貢獻了很大的價值,卻完全脫離了自然界的模樣。
小時候家裏種的洋柿子都是大果型西紅柿。對於孩子們來説,熟了的洋柿子是與柿子一樣的水果,比柿子更討人喜愛的水果。相比於柿子數量有限、只能等到入冬之後才能食用、並且有點澀、存在食物搭配禁忌等諸多缺陷,菜地裏天然生長的洋柿子,水分充足、甜度適中、軟糯可口,可以隨手摘、就地吃,還可以從夏收之前一直吃到秋收之際。那個時候,一些農村小孩經過鄰居家種的洋柿子植株前,看到熟了的西紅柿,經常忍不住,順手摘一個,拿到河邊洗洗或者用衣角擦擦,馬上吃了起來,種西紅柿的主人即便看到也不會過於憤怒。
對於主婦來説,洋柿子是一個重要的菜肴來源,經常與農村家家都有的雞蛋搭配。由於洋柿子天然的美食屬性,無論是炒着吃,還是燒湯吃,都是可口的,不存在烹飪技術不佳糟蹋食材的顧慮和擔憂。
西紅柿在沒有變紅前是青色,説明其沒有成熟,據説有毒,不能生吃,但把青西紅柿摘回家與雞蛋一起炒着吃,也別有一番風味,儘管有點酸,但我一直認為還是比熟西紅柿炒的更好吃。
農家自己種的洋柿子,果實經常長得千奇百怪,大小也不一。由於孩子們的掛念,很少出現果實過熟腐爛的情況。但由於不可能有精細化的管理,有的時候又趕上梅雨季節,降水過於充沛,經常會出現開花不結果或者結了很大的果卻開裂的情況。這個時候,看著一塊菜地的西紅柿植株們,卻找不到幾個可以下口的洋柿子,內心裏難免有點失落,特別是對早就垂涎的孩子們來説。
轉眼間我的孩子們也到了或者超過了當年我們的年齡。兒子跟着她媽媽散步,路過一家北大荒專賣店,裏面有一種打着“小時候的味道”廣告的西紅柿,他們就買了幾個回來,到家後兒子專門用手機給其中的一個西紅柿拍了一張照,接着就用水沖了一下吃了起來,邊説好吃邊跟我説,爸爸你也給我講講你小時候的,寫篇家鄉的西紅柿唄。這個給了我壓力,原先其實是準備就家鄉的蔬菜一起寫一篇的,那就改為先寫這一篇吧。(龔潯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