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4月16日電 (記者連迅、胡思潔、王媛)大江大湖大武漢,好山好水好黃陂。黃陂區是武漢北大門,面積2261平方公里,人口120多萬,是武漢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城區。
黃陂區山清水秀、生態大美,區位獨特、交通便捷。黃陂相傳是木蘭故里,唐代即建有木蘭廟,木蘭文化歷史悠久。近年來,黃陂區立足資源稟賦,找準發展定位,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駛入鄉村振興快車道。
興機械,生産效率大提高
4月農事忙。在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道港灣永旺農機專業合作社農田裏,只見“00後”農機手陶哲拿着手機不停點擊按鍵,無人農機就在稻田裏穿梭旋耕、犁耕、平耕,不一會兒,一大塊農田就翻耕完畢。

“我們採用智能化機械耕種,合作社30人管理着2萬畝水稻種植。”陶哲介紹,合作社購置智能插秧機,應用北斗導航系統,插秧時刻只需在手機App上提前設置好,就能做到自動規劃最優插秧路徑、自動避障、自動掉頭和轉彎,省時省力。“往年春耕時,要發動周邊6個村上百人下地栽秧搶農時。現在一台機器5分鐘就能插種1畝地,僅用工費一年就節約近200萬元。”
黃陂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黃陂區鼓勵農戶成立各種形式的合作社,大力推廣農機新技術新機具應用,加強農機化與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打造水稻、油菜、小麥、蔬菜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基地,全區農業生産效率不斷提高,農業增産農民增收效果明顯。

目前,黃陂區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0%,農機裝備總動力達到54萬千瓦。全區擁有拖拉機7100多&,聯合收割機500多&,插秧機近700&,植保無人機260多&,秸稈粉碎還田機400多&,糧食烘乾機120多組,農用北斗作業質量監測終端1140多&。全區建成規模種植基地105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053家,其中農機專業合作社65家。
強鏈條,産業發展後勁足
近日,走進位於黃陂區王家河街的武漢市天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羅氏沼蝦種苗培育基地,一排排溫室大棚整齊排列,微波蕩漾的養殖池中,密密麻麻的羅氏沼蝦苗歡快游動,活力十足。公司首批3000萬尾羅氏沼蝦種苗陸續上市,一片繁忙。
天健公司總經理杜偉豪介紹,公司引進的南太湖3號羅氏沼蝦種苗,肉質鮮美,適合飼養,抗病性強,經濟效益高,每畝成蝦養殖利潤可達6000元。2025年,公司已引進3000斤種蝦,預計可産出10億尾蝦苗,覆蓋養殖面積4萬餘畝,出苗率達到85%。下半年,公司準備繼續擴大産能,引進6000斤種蝦,實現出苗21億尾。黃陂區從事羅氏沼蝦養殖的農戶已達10余家,為區域水産養殖業帶來新生機。

“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黃陂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張勁介紹,近年來,黃陂區積極推動鄉村産業全鏈條升級,不斷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黃陂區是水産大區、全國淡水漁業重點區,現有養殖面積34萬畝,年産量9萬噸,其中名特優水産品佔比超80%,涵蓋淡水蝦、鱖魚、鱸魚、黃顙魚、鮰魚等20余個品種。黃陂擁有湖北省內最大鱖魚繁育基地,年生産各類水産苗種39億尾,保障了從苗種到成魚的全周期供應。
黃陂區水産業原料端依託全區34萬畝養殖基地及湖北546萬噸淡水産品産量,打造“源頭直採+集中倉儲”體系,區內加工端建成華中最大中央廚房集群、玉湖冷鏈312畝冷鏈基地、廣東恒興10萬噸水産加工項目、武漢綠坡食品智能化生産線等項目。區內銷售端聯動漢口北跨境電商樞紐,産品遠銷東南亞、歐美市場,2024年實現出口額3.2億美元。

依託台灣農民創業園,黃陂區建成3.23平方公里食品工業城,培育壯大規上農産品加工企業103家,農産品加工産值達384億元。全區建成以仟佶為龍頭的烘焙産業鏈、以勁寶為龍頭的食品調料産業鏈、以精武人家為龍頭的鹵製品産業鏈、以華豐聚為龍頭的水産製品産業鏈。
當前建設正酣的武漢現代農産品加工園是武漢市在黃陂建設的全市唯一現代農産品加工園,致力於打造華中最大的綠色食品加工中心。園區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聚焦預製食品、功能食品、休閒食品三大主導産業,布局美食文化小鎮、中央大廚房、農業種植體驗、綠色食品加工、智慧倉儲物流五大板塊,建設從原料到産品研發、生産加工等綜合服務&&。如今,71家現代農業及食品領域領軍企業已簽約入駐,未來將吸引500余家食品貿易類企業入駐。
融農旅,打造農業現代化重要樣板
每當夜幕降臨,黃陂區姚家集街道辦事處杜堂村葛家灣的木蘭花鄉景區萬盞綵燈亮起,霓虹舞曲穿越北魏,再現《木蘭辭》中的市井繁華。熙熙攘攘的游客穿越倣古街巷,品特色小吃、觀非遺製作、看民俗表演,不知不覺進入深夜。

2014年,杜堂村被列入黃陂區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為了打造能增收的主導産業,杜堂村流轉7000畝荒地,改造9個村灣、664棟民房,註冊成立木蘭花鄉景區,下大力氣發展鄉村旅游。“建成開園以來,已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38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5億元,帶動3000餘人就業。”杜堂村駐村第一書記葛天才説,木蘭花鄉積極整合鄉村資源,不僅讓當地村民走上增收致富道路,更讓古老的鄉村文化在新時代重新煥發出蓬勃生機,成為黃陂在鄉村振興戰略引領下文旅融合發展的典範。

作為全國首批全域旅游示範區,近年來黃陂區緊緊抓住全域旅游這一關鍵契機,深度整合木蘭文化、生態資源和鄉村特色,成功打造18個A級景區、2000余家精品民宿和227個市級以上美麗鄉村示範村,構建“全域皆景、四季可游”的良好文旅發展格局。2024年,黃陂全年接待游客數量突破30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創下歷史新高,突破170億元。

目前,黃陂區農業總産值達260億元,約佔武漢市的1/3,先後獲批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黃陂區委書記何建文&&,黃陂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一體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黃陂作為武漢市農業資源最豐富的新城區,我們立足武漢超大城市近郊區位優勢,奮力打造超大城市近郊農業農村現代化重要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