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5日電 《經濟參考報》2月5日刊發記者袁小康、陳愛平采寫的文章《新潮流、新體驗、新團圓——春節消費亮點掃描》。文章稱,異地旅游也能過個“團圓年”、非遺元素的年貨引領消費新浪潮、越來越多外國游客來中國“過大年”……多個&&數據顯示,2025年春節假期消費市場亮點紛呈。業內專家&&,春節消費市場在傳統年味中涌現新活力,文旅、購物等領域展現出多元創新趨勢,也折射出中國市場的內生動力和韌性。
“今年的燈會是三國主題,既好看也蘊含了許多家喻戶曉的故事,外公外婆特別喜歡!”大年初五,家住重慶的小劉帶着爸爸媽媽、外公外婆去成都玩了2天,不僅逛了武侯祠“千燈繪三國·百戲迎新春”主題燈展,還去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看了“花花”。
類似小劉這樣過年選擇外出旅游的消費者正越來越多,春節團圓不再局限於“返鄉宅家”,年輕一代以“反向出游”解鎖出新年味。美團旅行數據顯示,假期前五日,“春節旅游”搜索量整體上漲168%。飛豬數據也顯示,春節假期國內游人均消費同比去年提升近10%,人均住宿時長同比提升5%。同程旅行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4天國內景區客流環比節前上漲超過3倍。
除了熱門景點,年味十足的小城市也成為最吸引消費者的關鍵詞之一。攜程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在非遺元素的“加持”下,汕頭、莆田、開封、黃山春節期間旅游訂單同比去年增幅達兩至四成。去哪兒&&顯示,今年春節縣城高星酒店預訂同比去年春節翻番。例如蘊含“登高”意頭、今年新增眾多“非遺”相關表演的黃山受到消費者熱捧,黃山市春節期間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了逾一倍。
美團旅行相關負責人&&,今年春節,年味民俗體驗較往年熱度更高、消費更旺。北上冰雪游、南下味蕾游,各類燈會廟會等“非遺”相關體驗項目廣受關注。年輕人青睞吃住行游購娛一站式深度旅游體驗,在旅游目的地“多住一晚”“多消費一家小店”,推動假期文旅市場持續發展,助力蛇年吃喝玩樂消費“開門紅”。
值得關注的是,申遺成功後的首個春節,非遺元素不僅帶火了旅游市場,“非遺”年貨、“非遺”美食等也成為假期消費市場的一大亮點。
“2025全國網上年貨節”活動開展以來,非遺元素為消費市場注入新活力。據商務大數據監測,2025年1月7日至1月31日新中式首飾、“非遺”相關商品銷量分別較去年年貨節同期增長45.9%和28.3%,引領年貨消費新潮流。京東聯合聯通數智智慧足跡統計的數據也顯示,今年春節,非遺相關消費大幅增長,尤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遺”相關産品備受消費者青睞,銷量同比增長前五名産品包括瓷胎竹編、唐卡、藏藥、西安皮影和湘繡。
許多“非遺”還很“好吃”——“舌尖上的非遺”成為了春節消費市場新寵。
“春節假期前三天,我們一天要接待上千桌食客,共賣出超2000份‘非遺’團購套餐。”汕頭一家本地特色鹵鵝餐廳負責人&&。
大眾點評數據顯示,春節假期,福州、汕頭、泉州“必吃榜”異地用戶流量大漲,福州老福洲(三十年·福州味)、汕頭杏花吳記牛肉火鍋、泉州臨家閩南菜等“非遺”相關熱門目的地的上榜餐廳,異地用戶瀏覽量高居全國上榜餐廳前列。
“非遺”還成為“China Travel”的特色元素之一。不少外國人正在慕名而來,春節入境游成為消費領域的新潮流。
“2025上海豫園民俗藝術燈會”上,豫園商城中央廣場上憨態可掬的金色靈蛇綵燈,與步道上方絢麗多彩的植物綵燈交相輝映。法國游客卡羅琳·阿拉特置身其中,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震撼。“原來中國傳統文化竟能用如此現代、時尚的方式呈現!”她説。
相關&&的數據也印證了春節入境游的火熱。攜程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入境游訂單同比增長203%,其中日韓、新馬泰等短線入境游訂單同比去年春節增長130%,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等長線入境游同比去年增長近120%。攜程海外&&上,“燈會”“廟會”“戲劇”等“非遺”相關項目門票同比去年增長近7.5倍。途家民宿數據也顯示,截至2月4日,&&春節期間持非中國護照的民宿預訂量同比增長3.7倍,有51個鄉鎮第一次迎來了外國人的訂單。
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在節日氛圍、非遺“加持”、政策利好等因素支持下,2025年春節消費市場呈現出火熱的增長勢頭。而各類消費新亮點不僅反映了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也為未來消費市場的持續增長提供了新方向,有望成為消費市場的重要增長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