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租房,但完全沒踩雷。”推開有巢公寓豆各莊店A1戶型的房門,1998年出生的王小豆笑着迎上前來,30多平方米的開間灑滿陽光。北京市住建委昨日披露,截至10月底,北京已全面完成年度保障房建設任務。其中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5萬套(間),竣工各類保障性住房8萬套(間)。
“月租3200元,同樣的預算在這片區域只能合租個主臥。”王小豆帶着記者參觀新居。傢具家電齊全,她只帶了日常用品就入住了,“管家小哥特別靠譜,從看房到入住全程陪同。”讓她滿意的還有配套設施。“前&都是同齡人,交流起來很輕鬆。”下班後,她常去公寓閱讀室待上一會兒,“那裏有飲水機、茶葉包,燈光溫暖又安靜。樓下就是商場,餐館、超市一應俱全,買菜特別方便。”
有巢公寓豆各莊店店長介紹,該項目提供保障性租賃住房859間,主要面向35歲以下年輕人,這一群體佔比達70%左右。儘管9月24日剛開業,但項目入住已接近一半。為打造活力社區,公寓月底將舉辦開業市集。
同樣找到心儀住所的還有外賣小哥陳哲。10月1日,他和愛人搬進北京泊寓舊宮芯社區的大開間。“一個月房租3200元,沒有中介費。”9月底初到北京的他,通過短視頻&&找房,只用兩天就安頓下來。
這個總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的項目前身為大興區集體土地入市流轉試點項目,於2025年10月開業,提供1500余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其中200套(間)面向城市公共服務人員配租。“我和愛人都在附近工作,終於有了自己的小家。”陳哲語氣裏透着滿足。
一個個溫暖故事背後,是北京保障房供給結構的持續優化。近日,北京正式印發2025年第二批保障性住房建設籌集計劃,包括新建項目17個、房源1.98萬套,籌集項目7個、0.24萬套,竣工項目7個、房源0.81萬套。
記者注意到,在第二批保障性住房建設籌集計劃中,保租房“一間房”(公寓型)和“一張床”(宿舍型)産品佔比達98%,其中宿舍型房源佔40%,較第一批計劃中公寓型、宿舍型産品85%的比例大幅提高。比如,經開區路南區N17地塊將提供2390套公寓,為企業技術工人營造經濟舒適的居住環境;昌平區南百路百善段108號院等3個改建項目計劃提供約2300間房源,精準對接周邊高校和醫藥企業人才;順義區張喜莊集租房二期可為周邊企業職工提供2235套(間)住宅型、公寓型和宿舍型租賃住房。
“一間房”“一張床”的增多,體現了對新市民、青年人和城市服務群體的精准保障。北京正着力構建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為更多“王小豆”和“陳哲”點亮安居夢想。(記者 袁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