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由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與邯鄲市産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邯鄲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養老産業委員會等共同承辦的“邯鄲市銀發經濟發展大會暨康養産業合作交流會議”舉辦。大會以“銀發新藍海 智享新時代”為主題,圍繞銀發經濟發展趨勢、科技創新、政企協同機制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入交流。

民政部社會福利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甄炳亮致辭時&&,養老産業市場潛力巨大,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新業態、新模式持續涌現,發展態勢蓬勃。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於建偉&&,要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銀發經濟深度融合,優先考慮老年人需求,開發適老化智能産品,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常務副會長李俊章認為,邯鄲作為冀晉魯豫四省交會處區域性中心城市,通過“事業與産業協同”構建的全域養老服務體系,值得借鑒。
中國老齡協會原會長王建軍以《將積極老齡觀融入銀發經濟發展全過程》為題作報告,提出發展銀發經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必然要求,需堅持分類施策,實現低齡健康老人“老有所為”、高齡失能老人“老有所養”、全體老人“老有所樂”。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學術部主任鄭志剛發表演講時分析了,未來五年我國人口老齡化從中度向重度演化的階段特徵。他&&,應圍繞政策制度、服務保障、監督管理、社會參與四個方向發力,破解養老服務“供給不充分、發展不平衡”的矛盾。
北京師範大學京師特聘教授朱耀垠在演講中介紹了日本銀發服務政策歷程,建議建立供需對接專業人員隊伍、擴大介護預防性消費。
會議現場發布了“十四五”時期邯鄲市養老事業與産業發展成果,重點推介邯鄲市産業投資集團開發的邯鄲國際智慧康養城項目。

簽約儀式上,邯鄲市民政局聯合長治、開封、濮陽、安陽、邢&、滄州三省七地民政部門,發起跨區域養老産業合作倡議;大名縣民政局與中康養科技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邯鄲市盛潤康養置業有限公司與上海繪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為邯鄲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及區域協同注入新動力。
當日下午,社區居家與機構養老實戰運營分論壇召開。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副會長、養老産業委員會會長孫應傑在致辭中提出,需以開放姿態借鑒日本等老齡化先發國家經驗,加強銀發經濟國際合作。
邯鄲市産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杜獻偉&&,集團正構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體系,推進邯鄲國際智慧康養城項目,打造“醫、教、研、康、養、居”六位一體康養格局,保障老年群體民生福祉。
在“科技賦能銀發經濟”對話環節,各方聚焦銀發科技創新、AI陪伴技術、中醫養老等領域,交流前沿實踐成果。大會還同期舉辦康養産業産品展示活動,20家企業參展,涵蓋智能穿戴設備、助行機器人、適老化輔具等多個領域,搭建起産業合作&&。
邯鄲市&&,將以此次大會為契機,完善區域養老協同機制,拓展銀發經濟新業態,持續推進“老有頤養”美好願景的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