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健身愛好者來説,使用營養補劑是健身後的重要環節,但是否每個人都適合補充營養製劑?補充多少為宜?
10月23日,在2025費森尤斯卡比中國乳清蛋白粉蛋百樂™上市會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腎科陳靖教授強調,對大眾來説,要對補充營養有正確的認知觀念。人在不同年齡段,腎臟、心臟功能、核心系統都有變化,部分群體運動後腰酸背痛會出現肌酐上升,長久以往腎功能會出現損傷。對於熱愛健身的人士,她建議健身前可以先到專業機構檢查腎功能,評估是否能經受高運動量以及能否接受高蛋白,經醫療機構評估後再去健身房或找營養諮詢師。
對於更廣大的已經或正在考慮補充營養産品的人群,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陳偉教授指出,營養和蛋白是正常人群和疾病人群的需求,但重點在於補充的量與方法,需要通過科學指導以達到更好效果。
多位與會嘉賓&&,在我國老齡化加速以及慢性病患病率持續上升到背景下,個體化的科學營養調整以及未來更細分化的營養産品,將帶給患者、特殊人群以及大眾更多的健康提升。同時,分門別類的特醫食品、營養食品在未來,也將擁有廣闊發展前景。 
代謝影響疾病 營養補充需要個性化、可及性
陳偉教授指出,營養調整在疾病治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除了關注吃得好,還希望吃得對。尤其患病人群,需要找到自己哪些方面需要進行特殊的營養調整。值得關注的是,營養調整要根據個人的代謝狀況進行個體化管理,這既是一個多學科共同管理的過程,也對臨床提出了新的要求。
陳偉教授&&,幾乎所有疾病都伴隨營養問題,使得營養成為一線治療,也是基礎治療。在增加患者依從性的過程中,也需要讓營養治療觸及患者的生活,核心關鍵是教育,告訴患者用了哪些營養成分,為何而用,其次要讓患者認為營養方案簡單可行、易於獲取。而營養補劑、個體化治療産品為此提供了更大便利。通過研究和不斷轉化,在保證營養特性的同時兼顧口味,能夠滿足大多數患者的需求,是相關産品發展的方向。
陳靖教授&&,對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有效的藥物可以直接把血糖血脂控制好。但對於腎臟疾病目前沒有有效的藥物能夠控制疾病,因此營養治療的地位非常重要。基於腎功能的不同階段、個體差異,以及不同的營養需求,臨床營養學和腎臟病臨床醫生的緊密結合是這一領域未來主要的發展趨勢,也將為患者帶來更多臨床獲益。
口服營養補劑適合多類人群
蛋白質是維持機體免疫功能、肌肉合成與組織修復的關鍵營養素。陳偉教授介紹,蛋白質的補充和吃優質蛋白質食品不完全相同。即每個人或每個病人需要多少蛋白質要根據其疾病和身體狀況決定,先知道需要多少,其次是怎麼實現所需量。
臨床中常見老年人、手術患者、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存在蛋白質攝入不足或流失增多的情況。
據陳靖教授介紹,腎臟病的核心疾病背景之一,即“蛋白質能量消耗”。所有腎臟病人確診時,這種代謝紊亂已存在,表現為蛋白質不停消耗,嚴重時肌肉減少,能量也不對等。在此背景下,既要從保護腎臟角度限制飲食,又要防止蛋白質能量消耗這一嚴重的營養代謝紊亂進展到明顯尿毒症,這兩者往往是矛盾的。解決矛盾最有效的辦法:一是在普通膳食中教育患者注意如何選擇食物;二是補充營養替代品,這能防止蛋白質能量消耗惡化,對患者總體預後非常關鍵,限磷管理應從診斷腎臟病第一天就開始。
對於老年人群,既有腎臟病引起的腎功能減退,也有衰老引起的腎功能減退,更容易出現肌少症和營養不良,老年人一般牙口不佳,胃腸道吸收功能差,營養不良風險高。陳靖教授&&,營養補充劑特別適合老年人食用。
費森尤斯卡比中國副總裁、藥品事業部負責人楊芳女士介紹,在老齡化加速和全民健康意識提升的背景下,營養管理需求日益多元。費森尤斯卡比近期推出的産品蛋百樂™,具有0磷、0鉀、0糖、0脂的四“0”特點。特別是需要控制膳食攝入的慢性病患者,如腎臟疾病、腫瘤及代謝性疾病患者,同時也適用於老年人、術後恢復期人群及關注健康管理的大眾人群。
特殊人群補充蛋白質時要盡可能減少磷、鉀的代謝負擔
陳偉教授&&,儘管以自然食物為主補充營養,但臨床上常遇到一些病人,自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雖然補了蛋白,但其他成分會加重疾病負擔,所以需要進行調整。比如慢性腎臟病病人,透析病人也需要優質蛋白質,但大量吃肉時,肉、奶等普通奶製品的磷、鉀含量很高,難以滿足對磷、鉀的控制需求。這使得他們無法通過常規肉類補充蛋白質,所以需要蛋白質補充劑,特別是像蛋百樂TM這樣無磷、無鉀等的“四0”蛋白粉,這是食品加工與天然食物的區別,使其適合某些特殊人群。
他還介紹,以腎臟病為例,在臨床營養中既要考慮宏量營養元素,又要兼顧微量營養元素。需要同時調整多個營養素的攝入量以達到平衡,這就增加了營養治療難度和患者執行難度。”
陳偉教授介紹,當日常飲食無法滿足需求時,建議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指導下,選擇好消化、易吸收、高生物價的蛋白質進行口服營養補充,比如乳清蛋白是一個優質的蛋白質來源,氨基酸評分高,消化吸收速度快,可以幫助患者改善營養狀況、支持機體恢復。
陳靖教授介紹,慢性腎病未透析患者需要低蛋白,透析患者需要高蛋白。在不同時期對飲食蛋白攝入都有一定要求,核心是為了保護未受損的腎臟部分,不要再進一步毀壞。所以在非透析階段,飲食也是一線治療,只是根據每個人的腎功能情況、年齡(老年人可能需變通,因為一旦吃少會營養不良、肌少症)進行調整。
此外,血清白蛋白水平是評估透析患者營養狀況的重要指標。透析患者在蛋白質補充過程中需特別注意磷、鉀等電解質的攝入。理想的蛋白質補充方案應在滿足優質蛋白需求的同時,盡可能減少磷、鉀的代謝負擔,在補充蛋白質的同時,也要注重磷/蛋白比,這對於透析患者長期疾病管理及提升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