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首例舌下神經刺激植入手術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成功完成,這將為此類睡眠呼吸障礙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
據悉,此次手術由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院長殷善開教授、易紅良教授領銜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睡眠醫學中心、麻醉科等多學科團隊協作實施。術前,該團隊嚴格履行倫理審查,充分保障患者知情權和安全;術中,通過微創方式將舌下神經刺激系統精準植入患者體內,使裝置與呼吸節律同步,夜間定向激活舌下神經,幫助維持上氣道通暢。術後監測顯示,患者夜間打鼾和呼吸暫停明顯減少,血氧飽和度顯著提升,睡眠質量得到有效改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不僅影響睡眠,還與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等重大健康風險密切相關。”殷善開説,舌下神經刺激植入手術體現了“神經接口+功能補償”的新理念,是對傳統治療的重要補充。“未來,我們將繼續通過循證研究和長期隨訪,總結更符合中國患者特點的診療方案。”他補充。
易紅良介紹,我國自主探索的舌下神經刺激手術有三大特點:微創植入、呼吸驅動、智能調控。患者術後可根據隨訪結果逐步優化刺激參數,既保證療效,又盡量減輕夜間神經和肌肉的負擔。這類手術為無法耐受無創通氣或療效不佳的患者提供了新選擇。
據介紹,舌下神經刺激屬於神經接口(廣義腦機接口)技術的典型臨床應用。神經接口通過在神經系統與電子裝置之間建立安全交互通道,實現信號傳遞或功能調控。近年來,隨着神經工程、材料學和人工智能的進步,神經接口技術正加速走向臨床應用,涉及運動功能重建、感覺修復、慢病治療等多個領域。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方面&&,將與國內多家機構開展多中心臨床研究,探索制定專家共識和臨床路徑,推動新技術的規範化、標準化應用。
專家提醒,夜間打鼾、憋醒、晨起頭痛、白天嗜睡不是“小問題”,應儘早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睡眠監測和評估;治療方案需由專業醫師個體化制定,切不可迷信偏方或隨意停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