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便秘非小事,三招激活腸道健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22 17:28:55
來源:新華網

老年便秘非小事,三招激活腸道健康

字體:

老年性便秘是威脅老年人群生活質量的重要公共衞生問題,老年人隨着年齡的增加便秘患病率逐年攀升。老年性便秘有哪些危害?如何科學解“秘”?

便秘危害:可能誘發心絞痛心梗焦慮抑鬱等症

老年性便秘是65歲以上人群常見的健康問題,但它的危害遠不止排便困難這麼簡單。長期便秘可能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從腸道健康到心血管系統,甚至影響心理狀態。

長期便秘會讓腸道“越來越懶”。糞便在腸道內堆積,導致腸壁肌肉收縮力減弱,形成惡性循環。此外,幹硬糞便可能劃傷腸道黏膜,引發痔瘡、肛裂,甚至直腸脫垂。糞便長時間滯留腸道,其中的毒素(如氨、硫化氫)可能被重新吸收進入血液,導致口臭、皮膚暗沉,甚至影響肝臟解毒功能。腸道內糞便壓迫膀胱,可能導致尿頻、尿急,甚至尿失禁。便秘常伴隨腹脹、食欲下降,導致營養攝入不足。長期可能引發貧血、骨質疏鬆,甚至免疫力下降。常伴有高血壓或動脈硬化的老年人,排便時用力屏氣可能導致血壓驟升。這種瞬間的壓力變化可能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或腦出血。  

長期排便困難可能引發焦慮、抑鬱。老年人因擔心外出找不到廁所,可能減少社交活動,陷入孤獨—便秘—焦慮的惡性循環。

便秘根源:四大枷鎖阻礙腸道暢通

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易導致便秘。腸道蠕動依靠平滑肌規律收縮來實現,可老年人結腸壁收縮幅度小,腸道動力欠缺,排便時往往無力;且其體內 ENS 神經元、神經遞質等數量與質量下滑,致收縮乏力;同時,促進腸道運動的胃動素減少,抑制腸道運動的生長抑素增多,腸道運動變緩;此外,盆底肌群退化,原本能緊密閉合的“閘門”松弛,排便阻力增大;再加上唾液分泌和消化酶活性降低,食物殘渣水分少,排便難度增大。

飲食結構的變化也可導致便秘發生。比如:老人牙口差,常吃軟爛食物(如白粥、麵條),缺乏粗糧蔬菜,腸道缺少“掃帚”清潔垃圾,削弱腸道動力;口渴感知遲鈍,日均飲水<1200ml,加重腸道燥結;腸道菌群失調,代謝産物異常。

運動可以增強腸道蠕動頻率和幅度,但老年人群體長期缺乏運動導致的腸道動力衰退、肌群萎縮及協調性下降、腸道血流減少,嚴重影響到腸道蠕動、腹部肌群功能、血液循環及自主神經平衡等,進而加劇便秘。

腸道被稱為“第二大腦”,它的功能與情緒密切相關。對於老年人來説,長期的情緒波動、焦慮或抑鬱,不僅影響心理健康,還會通過神經、激素和免疫系統干擾腸道功能,成為老年性便秘的“隱形推手”。

科學調理:飲食運動和情緒是解“秘”的三把鑰匙

老年性便秘與日常飲食密切相關。通過科學調整飲食結構,不僅能預防便秘,還能改善腸道健康,提升整體生活質量,關鍵要多攝入以下食物:膳食纖維,如全穀物類食物(燕麥、糙米、玉米),各類蔬菜,各類水果,豆類等。水,建議每日飲水1500-2000毫升(約8杯),晨起空腹喝溫水效果更佳。益生菌,益生菌能平衡腸道菌群,促進短鏈脂肪酸生成,增強腸道動力。可食用發酵食品(無糖酸奶、泡菜、納豆等)、益生元食物(香蕉、洋蔥、大蒜等),助力腸道菌群平衡。

科學合理的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通過多途徑激活腸道功能。適合老年人的防便秘運動方案有很多,例如有氧快走、太極拳、腹部按摩等都可以改善便秘。每週至少運動5天,形成規律才能維持腸道動力。如結合飲食,運動後及時補充水分和高纖維食物(如燕麥、香蕉),效果更佳。

情緒對老年人便秘有一定影響,要保持樂觀平和心態,避免焦慮抑鬱,從而緩解便秘症狀。

便秘是可防可治的健康疾患,每一位老年朋友都應樹立“早篩早治”意識,主動了解腸道知識,了解自己腸道、排便情況,便秘防治需兼顧“標本”。一旦發現排便習慣改變、糞便性狀異常或伴隨腹痛、便血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北京市西城區廣內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李靜)

【糾錯】 【責任編輯:白碧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