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夏日裏,聽一首鄉村振興“奮進曲”-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22 15:37:32
來源:新華社

新華視點|夏日裏,聽一首鄉村振興“奮進曲”

字體:

  走進貴州省赤水市,滿目蒼翠的竹林隨風搖曳。作為全國首批十大竹鄉之一,這裡132.8萬畝的竹林不僅構築起一道綠色生態屏障,更孕育出一條生機勃勃的竹産業鏈。近年來,赤水市搶抓國家“以竹代塑”政策機遇,讓這片竹海真正變成了富民增收的“綠色銀行”。

  在泰盛(貴州)竹資源發展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現代化生産線正開足馬力運轉。這家年産竹漿36萬噸的企業,每年可消化130萬噸竹原料,帶動了70余家下游企業協同發展,相關産品還走向全球市場。

  隨着“以竹代塑”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赤水市的竹産業迎來持續性增長。通過精準招商,一批優質企業相繼落地。從福建引資到赤水成立的貴州興常美竹業發展有限公司規模化生産竹筷、餐盒等“以竹代塑”産品,同時將竹屑竹渣“變廢為寶”製成竹炭,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

  竹産業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群眾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不用再背井離鄉,就能獲得穩定收入。

  從竹漿造紙到環保餐具,從建材傢具到生物質材料,赤水竹産業正在向精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轉型升級。

  2023年,中國林業産業聯合會授予赤水市“中國竹都”稱號。面對新的發展目標,赤水市正圍繞竹資源提質增效、竹産品深度開發、竹産業融合發展等方向持續發力,讓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

  這裡是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湄潭縣是貴州産茶大縣,茶産業帶動了當地超30萬茶農增收致富。

  在政策年復一年的澆灌以及當地茶農日復一日的辛勤耕耘下,如今湄潭縣的茶園已連綴成60萬畝浩瀚綠海,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能。

  如果説規模化種植是筋骨,那麼精深加工便是湄潭茶産業跳動的心臟。位於湄潭縣的貴州陽春白雪茶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葉種植加工、茶文化傳播、茶葉銷售於一體的茶企,同時也是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企業以“公司+合作社+茶農”的經營管理模式,通過産業幫扶,聯結茶園2萬餘畝,簽約茶農6147戶,輻射和帶動茶農達3萬餘人。

  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石林鎮三家村的故事,因一位“95後”村黨支部書記的返鄉足跡而生動精彩。她叫張桂芳,是村民口中的“娃娃書記”。

  張桂芳剛上任時,三家村人居環境差,基礎設施落後。張桂芳提出打造新村莊的設想。村裏環境大變樣,游客紛紛前來拍照打卡,村民們也都連連稱讚。

  解決了“面子”,更要解決“裏子”,想要拓寬村民們致富增收的道路,提升村民的幸福感,發展鄉村産業是必經之路。2023年,三家村集體牽頭流轉了100多畝土地專門種小米。張桂芳開始帶領鄉親們直播賣小米。

  通過網絡銷售,三家村3萬多斤小米很快就銷售一空。2024年,網絡直播幫助村民銷售自家農産品40余萬元。如今,三家村正在抓緊打造集農産品種植、生産、銷售於一體的完整産業鏈。

  統籌:李傑、王健、李佳琳

  編導:劉瑞娟

  記者:楊焱彬、吳斯洋、張躍淵、姜亮

  包裝:夏勇

  配音:劉文青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