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由國家衞生健康委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指導,新華網主辦,中國社區衞生協會、寧波市第二醫院、寧波市第二醫院鎮海分院和寧波市鎮海區龍賽醫療集團共同支持的“健康素養 全民同行”——2025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基層動員會(浙江站)在寧波召開。
會上,寧波市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董昭興以“‘肺腑’之言,慢阻肺病與支氣管哮喘知多少”為主題進行了分享。董昭興&&,慢阻肺病與哮喘作為我國基層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更帶來沉重的社會經濟負擔,亟需加強公眾科普教育,推動規範化診療管理體系建設。
寧波市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董昭興發言
慢阻肺病:不可忽視的“沉默殺手”
董昭興首先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病)進行了系統介紹。他&&,慢阻肺病是一種可以預防和治療的常見疾病,其特徵是持續存在的呼吸道症狀和氣流受限。該病的病因複雜,既包括個體發育等內因,更與吸煙、職業粉塵暴露、生物燃料煙霧和空氣污染等外因密切相關。
“慢阻肺患者的典型症狀包括晨起和夜間陣發性咳嗽、白色黏液痰,以及最具標誌性的活動後呼吸困難。”董昭興特別強調,患者需要警惕急性加重的情況。他指出,如果在14天內出現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狀明顯加重,就要考慮急性加重的可能,這種情況會給肺功能帶來不可逆的損傷。
在解釋發病機制時,董昭興介紹了小氣道病變的重要性。他&&:“人體的氣管分為23級,其中直徑小於2毫米的小氣道病變與慢阻肺病的急性加重密切相關。這類患者往往更容易出現病情惡化,住院和死亡風險也顯著增加。”
談到慢阻肺病的危害時,董昭興列舉了一系列表現:相當比例的患者在説話時就會感到呼吸困難,大部分患者在爬樓梯時出現明顯氣促,多數患者還伴有睡眠障礙。這些症狀不僅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還造成巨大的社會經濟負擔。
董昭興分析了慢阻肺病的高危人群特徵。他指出,年齡是一個重要因素,我國將篩查年齡定為35歲,比國際標準提前了5年,這主要考慮到我國吸煙人群基數大的特點。其他高危因素還包括長期接觸二手煙、農村地區使用生物燃料、有家族史、合併過敏性鼻炎,以及長期暴露於粉塵、化學物質或寒冷環境的人群。
在篩查診斷方面,董昭興坦言目前面臨困難:“我們一直希望肺功能檢查能像測血壓一樣普及,但由於需要專業設備和操作技術,基層醫院的診斷準確性仍存在不足。”他強調,慢阻肺病雖然不可治愈,但通過規範治療可以控制症狀、延緩病情進展。
關於治療方案,董昭興指出:“吸入治療是慢阻肺病管理的基石,其中支氣管擴張劑是核心藥物。”他同時強調了早期康復訓練的重要性,包括腹式呼吸和縮唇呼吸等簡單易行的方法。在生活管理方面,他建議高危人群要遠離煙草、改善通風環境、加強營養,並定期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哮喘:症狀多樣易被忽視
在講解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時,董昭興首先糾正了一個常見誤區:“雖然‘哮喘’這個名字很形象,但很多患者並不是因為典型喘息症狀來就診的。”他指出,哮喘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需要醫務人員加強哮喘疾病的科普。
“大約三分之一的哮喘患者主要表現為咳嗽。”董昭興解釋道,“我們將咳嗽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其中持續三周以上的亞急性咳嗽和超過八周的慢性咳嗽,都可能是哮喘的表現。”此外,他還特別介紹了一種特殊類型——“胸悶型哮喘”,這類患者以40歲左右的女性為主,主要症狀是胸部壓迫感,常被誤認為是更年期症狀。
在診斷方面,董昭興強調肺功能檢查的重要性。他介紹,對於不典型哮喘患者,激發試驗比常規的舒張試驗更具診斷價值。寧波市第二醫院配備了專業設備,每年完成大量激發試驗檢查,顯著提高了診斷準確率。
談到哮喘治療,董昭興指出:“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是目前哮喘治療的基石,這與慢阻肺病以支氣管擴張劑為主的治療方案有所不同。”他介紹了常用的吸入藥物種類,並就不同吸入裝置的選擇給出了專業建議。
董昭興提醒要注意哮喘急性發作的警示信號。當出現以下情況時,患者需要立即就醫:緩解藥物效果不佳、説話困難、口唇或指甲發紺、心跳異常或極度呼吸困難。“哮喘發作可能危及生命,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他告誡。
最後,董昭興呼籲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提高對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認識,推動早篩早診早治,幫助更多患者重獲健康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