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海岸生態保護項目:探索港口行業綠色生態建設的新路徑-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4/25 16:21:26
來源:新華網

港口海岸生態保護項目:探索港口行業綠色生態建設的新路徑

字體: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已得到越來越多重視,我國發布了一係列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政策文件,強調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圖為“港口海岸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試點港口——國能黃驊港(資料圖)

  港口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綠色發展同樣受到高度重視。國家相繼發布了關于港口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和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推動港口綠色化、低碳化轉型,加強資源節約和迴圈利用,減少污染排放,提升港口生態環境品質。這些政策的出臺,為港口行業的綠色轉型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與國家能源集團公益基金會、國能黃驊港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能黃驊港)在2023年共同發起設立了“港口海岸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該項目正是綠色轉型的生動案例。該項目以“水、土、氣、能源”四個領域作為重點,針對港口綠色生態建設存在的關鍵問題進行技術研究與應用,通過科技創新和示范應用推動港口綠色生態建設向前邁進。通過一係列措施的實施,比如“海綿式”港口水資源的高效利用、港口航道的疏浚土地資源化利用、煤炭港口粉塵的智能監測與控制,以及“零碳”港口的建設,該項目旨在明顯改善港口的生態環境,為高品質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項目的實施不僅有助于提升港口生態環境的品質,改善周邊居民的生活條件,還通過科技創新和示范應用為港口綠色生態建設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同時,項目的成功實施還將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援,助力于建設美麗中國。

  圖為“港口海岸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試點港口——國能黃驊港(資料圖)

  “港口海岸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承擔單位,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天科院”)是交通運輸部直屬的科研事業單位,主要從事港口、航道等水路交通運輸科技事業發展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等共性技術和重大工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天科院環境科技研究中心圍繞環境、資源、能源等多個維度開展港口海岸生態保護修復關鍵技術研究,相關研究成果已初步顯現,科技支撐能力不斷提升。

  圖為“港口海岸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試點港口——國能黃驊港(資料圖)

  近日,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港口海岸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的負責人和新華網記者一行專程走訪了四個研究領域其中之一的試點港口——國能黃驊港。四月的北方春風襲人,走進國能黃驊港,煤炭港口卻沒有了飛揚的煤塵,煤炭裝卸堆存全過程實現了無塵化。這座昔日的“煤港”,如今湖水清澈,魚兒躍動,儼然一片“海上綠洲”,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展現著港口海岸生態保護項目的顯著成效。作為我國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重要港口,國能黃驊港曾面臨著嚴重的煤塵污染問題,如今,這裏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探索出一條綠色智慧引領港口新篇章的發展之路。國能黃驊港順利完成了從苦海沿邊到綠色樞紐、生態良港的華麗蛻變,煥發出勃勃生機。

  圖為“港口海岸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試點港口——國能黃驊港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供圖

  就港口海岸生態保護項目的設立初衷、國能黃驊港煤炭港口綠色轉型及科技賦能推動港口綠色建設等話題,記者一行特別邀請到國能黃驊港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馬海深及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環境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彭士濤接受採訪。

綠色轉型:守護港口生態新篇章

  圖為國能黃驊港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馬海深(右)接受採訪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供圖

  當問到設立“港口海岸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的初衷,馬海深副總經理表示,國能黃驊港作為煤炭大港,始終堅守綠色發展理念,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聚焦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項目的設立旨在解決港口海岸生態保護過程中綠色生態港口建設在“水、土、氣、能源”四個領域存在的關鍵技術難題,推進成果示范應用。他強調,通過項目的實施,希望能讓更多人關注綠色生態港口建設,讓“綠色”成為港口的新名片,同時號召更多人關注海洋岸線生態保護修復,保護海洋環境與水生生態。

  科技賦能:打造生態環保新引擎

圖為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環境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彭士濤(右)接受採訪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供圖

  就項目實施以來取得的顯著成效,彭士濤主任從項目在水、土、氣、能源等領域取得的重要突破為大家做詳細介紹。他指出,項目通過建設環境線上監測設施和煤炭含水率監測設施,制定了精準灑水策略和智能調水策略,有效減少了港口作業過程中的粉塵污染。此外,還研發了適用于散貨港口的生態環境智能管控平臺,實現了對港口生態環境的實時監測和智能管控。這些成果的取得,為港口海岸生態保護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在談到項目的研究內容和進展時,彭士濤主任表示,“零碳”港口建設技術研究與示范立足于國家“雙碳”戰略,旨在形成可示范、可復制、可推廣的“零碳”港口建設技術綜合解決方案;煤炭港口粉塵智能監測與控制技術研究與示范致力于提升我國煤炭港口粉塵污染智能控制水準;港口航道疏浚土生態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究與應用針對疏浚土生態資源化利用與海岸帶生態保護修復需求,提升港口海岸生態保護修復水準;而“海綿式”港口水資源高效利用技術研究與示范則著眼于港口海岸生態保護修復與水資源高效利用的協同研究,提升港口雨污水資源化利用水準。

示范引領:助力行業綠色新跨越

圖為“港口海岸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試點港口——國能黃驊港(資料圖)

  在採訪中,馬海深副總經理還分享了國能黃驊港在綠色轉型方面的積極探索與實踐。他表示,國能黃驊港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通過實施一係列生態環保措施,推動港口向綠色、低碳、迴圈方向發展。這些措施包括加強環保設施建設、優化作業流程、推廣清潔能源使用等,有效降低了港口運營對環境的影響。

  彭士濤主任則強調了科技在推動港口綠色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通過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如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等,可以實現對港口生態環境的精準監測和智能管控,提高環保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科技創新還可以為港口提供新的綠色發展路徑和解決方案,推動港口綠色建設邁向新高度。

展望未來:繪就綠色港口新藍圖

圖為“港口海岸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試點港口——國能黃驊港(資料圖)

  兩位專家共同展望了未來港口海岸生態保護的前景。彭士濤主任認為,隨著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港口海岸生態保護工作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馬海深副總經理表示,未來,國能黃驊港將繼續深化綠色轉型和科技創新,為打造美麗中國海洋生態屏障貢獻更多力量。他們也共同呼吁有更多的企業和個人能夠參與入境口海岸生態保護事業中來,共同守護我們的藍色家園。

  港在海中建,人在畫中行。在對國能黃驊港的參觀走訪中,記者一行親眼見證了項目對生態環境的積極改善,深刻體會到了“港口海岸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所帶來的顯著成效。此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為港口行業樹立了綠色發展的鮮明標桿,更讓我們看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願景。

  “港口海岸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的推廣和應用,無疑將為我國港口行業的綠色轉型提供強大的動力。隨著項目的深入實施,我們相信越來越多的港口將走上綠色發展的道路,為實現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貢獻重要力量。

  展望未來,“港口海岸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將持續深化研究,不斷探索科技創新在港口生態建設中的新應用;同時,加強與國際先進港口的交流與合作,引進並吸收其先進經驗和技術,推動我國港口行業的綠色發展水準邁向新的高度。

  “青山綠水映晴空,碧海藍天共長宏。”秉持著共同進步的理念,“港口海岸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將成為新的起點和契機,推動港口行業綠色轉型與科技賦能的深度融合。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定能共同構築起美麗中國的海洋生態屏障,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更加宜居、更加美好的家園。(新華網記者 高海英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 張星)

【糾錯】 【責任編輯:高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