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新機遇、創造新輝煌——習近平主席殷切寄語激勵澳門各界實現“一國兩制”新飛躍
連日來,習近平主席在視察期間的重要講話在澳門社會引發熱烈反響,激蕩起各界同心協力書寫美好未來的豪情和信心,鼓舞全體澳門市民攜手為不斷開創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新局面而努力奮鬥。
>>查看更多

專訪丨在澳門,我感受到“一國兩制”深深融入人們的生活——訪埃及中國事務專家艾哈邁德·賽義德

“在澳門,我感受到,‘一國兩制’的實施不僅體現在制度層面,更深深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埃及中國事務專家、埃及希克邁特文化産業集團總裁艾哈邁德·賽義德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

專訪丨澳門“一中心、一&&、一基地”作用日益突出——訪巴西智庫“觀中國”發展總監斯廷哈根

巴西智庫“觀中國”發展總監佩德羅·斯廷哈根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澳門25年來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各領域飛速發展,對外合作持續擴大,“一中心、一&&、一基地”作用日益突出。

“打開發展新天地、不斷創造新輝煌”——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特別行政區紀實

12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臨澳門,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並視察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蓮花衛士”護濠江——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澳門25周年記事

1999年12月20日,飽經滄桑的澳門回到祖國懷抱。作為國家恢復行使主權的象徵,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澳門,擔負起履行澳門特別行政區防務的神聖使命。

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丨盛世蓮花赤子心——澳門的家國情懷傳承不息

初冬,走進位於議事亭前地的澳門市政署畫廊,一座以紅色和金色為主色調的“牌樓”映入眼簾。祥雲、舞龍等中式元素點綴其間,兩側的燈光增強了視覺效果,整個“牌樓”顯得亮眼奪目。這是“澳門國慶牌樓回顧展”的入口。

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丨融入中國式現代化 實現自身更好發展——澳門與祖國共享發展繁榮紀事

回歸祖國25年來,在“一國兩制”方針指引下,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下,澳門實現向現代化國際都市的華麗轉身。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與社會各界攜手並進,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在經濟、民生等領域取得顯著成就。

紀錄片《裏斯本丸沉沒》即將在澳門上映

紀錄片《裏斯本丸沉沒》1月23日在澳門舉行映前觀賞會,澳門特區政府、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文化界、學校、青年社團及中資企業代表參與。該片定檔2月20日在澳門各大影院上映。

《澳門2049》在澳開演 以全新舞&效果獻禮回歸

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獻禮演出《澳門2049》15日在澳門開演,以新穎方式展示中國非遺,為澳門演藝注入新活力。

澳門大學橫琴新校區動工 預計2028年啟用

該校區位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西南部,佔地約37.56萬平方米,將新設醫學院、信息學院、設計學院和工學院等四個學院,並建立新的産學研&&澳大橫琴高等研究院。目前,澳大在深合區設立了臨時辦學點,進行大數據、人工智能、微電子等專業的研究生培養工作。

專家學者共話澳門電影的發展與進步

由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與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光影交織 築夢未來——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電影創作論壇”日前在京舉行。

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丨此心安處是吾鄉——訪旅居澳門的國際人士

近年來,澳門經濟穩中向好,適度多元發展初見成效,越來越多的外國人看好澳門的潛力與機會。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澳門外地僱員總數已超17.5萬人,較上一年增加2萬餘人。

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演藝之都”“體育之城”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這座陸地面積僅有約33平方公里的海濱小城,正努力擺脫“博彩”依賴,邁向多元發展。層出不窮、花樣迭出的賽事演出,吸引源源不斷的客流,也為澳門帶來嶄新的城市形象;“體育之城”“演藝之都”的新品牌,如鳥之雙翼,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澳門何東圖書館:世界遺産講述中西文化薈萃故事

沿着澳門議事亭前地附近的小巷一路向上,喧囂聲逐漸被甩在身後,一棟黃色外墻、綠色窗欞的三層洋樓映入眼簾,這是澳門最大的公共圖書館——何東圖書館。

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在澳門 打卡世界遺産的多種方式

明年是“澳門歷史城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産名錄》20周年,澳門旅游業正在用新技術點亮以舊城區為中心的歷史城區,打造“舊城新游”融合之旅,勾勒出這座城市古今交融的特色。

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丨傾聽,蓮花盛開的聲音——澳門社會文化發展紀事

從空中俯瞰,澳門像一枝向海生長的美麗蓮花,綻放在祖國南海的碧波之上。這座美麗的城市,既是東西文化交融之地,也是傳統與現代融合之城,更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熱土。

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勁帆歸海澳,門迎萬里風——澳門特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紀事

廿五載濠江奔涌、奮楫揚帆,“一國兩制”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在澳門得到全面準確貫徹落實,“充滿喜和樂”的南海古城搭上國家發展的高速列車,擦亮國際大都市的金名片,書寫了“祖國好,澳門會更好”的精彩故事。

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第三批典型案例發布

廣東省政府新聞辦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廣東省大灣區辦日前組織開展了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第三批案例遴選工作,已擇優選出16個典型案例。

澳門師生接續支持甘肅民勤防沙治沙

20日,政協甘肅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甘肅省政協住澳門委員何萍萍代表澳門培正中學,向甘肅省民勤縣捐贈5萬元用於當地防沙治沙。截至目前,澳門師生已累計向民勤捐贈近百萬元。

拱北口岸單日通關客流創五年新高

珠海拱北口岸18日迎來&&境客流超43萬人次,五年來首次突破40萬大關,這是記者19日從珠海&&境邊防檢查總站拱北邊檢站了解到的。

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丨澳門人家的“歲月珍藏”

10年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考察澳門石排灣公屋時,走進中學生梁松禧的家探訪,囑咐孩子要“努力學習、有機會多去內地走走”。

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丨187米的歷史性跨越——琴澳高質量發展一線報告

從橫琴到澳門,最近的地方僅隔着187米。曾經這187米的距離,不僅是隔岸相望的海灣,還是兩種制度、兩種貨幣、兩個關稅區的相隔。如今在橫琴口岸,最快只需20秒就可通關,只比短跑200米世界紀錄的速度慢大約2秒。

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攜手同心向未來——澳門幫扶貴州從江協同發展側記

隆冬時節,地處中國西南月亮山腹地的貴州省從江縣大歹苗寨掩映在密林之中。坐落在半山腰上的大歹小學,書聲瑯瑯,為冬日苗寨增添了生機與活力。

灣區國際青年音樂周以青春力量譜寫灣區故事

知名指揮家丹尼爾·哈丁執棒2025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青年音樂周樂團,16日晚亮相廣州星海音樂廳。作為本屆音樂周的重要活動之一,他們以青春的演繹詮釋了對大灣區文化的熱愛。

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丨從中葡論壇到澳琴一體化——澳門探索中國與葡語國家交流合作新路徑

澳門南灣湖畔,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第五屆部長級會議提出建造的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綜合體大樓已經投入使用,成為中葡&&的亮麗標誌。

北京澳門高校舉行藝術交流活動

“京澳高校藝術交流暨美育浸潤活動”10月31日在澳門舉行歡迎儀式。來澳交流的51名中央音樂學院師生將自即日起開展深入澳門學校及社區的音樂交流和美育活動。

第三屆中國與葡語國家高校校長論壇在澳門舉行

為期兩天的第三屆中國與葡語國家高校校長論壇10月30日在澳門大學開幕,44所來自中國內地、澳門,以及葡語國家的高校校長及代表參與,圍繞論壇主題“葡萄牙語在中國——從澳門及大灣區出發”進行探討。

澳門舉辦空間科學青年科學家國際論壇

空間科學青年科學家國際論壇10月22日至25日在澳門科學館舉辦,吸引海峽兩岸和港澳特區,以及美國、英國、法國等地的近百名科學家參會。

第29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開幕

“第29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聯動“澳門國際品牌連鎖加盟展2024”10月16日開幕,場內10個展區迎來16個國家和地區企業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