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促消費,增強供需適配性怎麼幹?這場發布會回應關切-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7 17:11:05
來源:新華網

進一步促消費,增強供需適配性怎麼幹?這場發布會回應關切

字體: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 題:進一步促消費,增強供需適配性怎麼幹?這場發布會回應關切

  新華社記者唐詩凝

  日前發布的《關於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進一步促進消費的實施方案》受到廣泛關注。如何挖掘釋放更大消費空間?政策措施有哪些具體考慮和安排?國新辦27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有關情況。

  “適配,就是消費品生産供給端主動適應消費趨勢變化,從産品設計開始就精準匹配多元消費需求,實現供給和需求的雙向奔赴,在質量、結構、效用等方面動態匹配。”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謝遠生説。

  談及制定實施方案的考慮,謝遠生&&,核心理念是實現生産和消費從量到質的轉變,讓企業從生産更多向生産更對、生産更好轉變,解決“想買的買不到、想賣的賣不掉”所帶來的要素錯配和資源浪費。

  實施方案提出兩個階段的主要發展目標:到2027年,形成3個萬億級消費領域和10個千億級消費熱點;到2030年,供給與消費良性互動、相互促進的高質量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步提升。

  “這是我們基於對消費趨勢、産業基礎和技術變革的綜合研判,提出未來一段時期着力培育和拓展的重點領域,其中萬億級消費領域包括老年用品、智能網聯汽車、消費電子等。”謝遠生説。

  謝遠生補充介紹,千億級消費熱點包括嬰童用品、智能穿戴産品、化粧品、健身器材、戶外用品、寵物食品用品、民用無人機、潮玩、珠寶首飾與國潮服飾等。“可以預見,多點開花、分層推進的消費熱點格局,能夠顯著增強國內消費市場的韌性與活力。”

  當前,消費市場呈現出多元化特徵,旨在精準匹配不同人群需求,實施方案提出多項重點任務,包括豐富嬰童産品供給、加強優質學生用品供給、擴大時尚“潮品”供給、優化適老化産品供給。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琼介紹,在服務嬰幼兒和學生群體方面,聚焦“健康成長”和“學習效能”關鍵需求;在服務老年群體方面,注重“實用便利”與“品質生活”有機結合;在滿足年輕群體方面,突出“個性表達”與“時尚引領”。

  伴隨國潮、文創、非遺産品等消費需求增長,眾多適配性強、體驗感好的爆款産品不斷涌現。如何進一步豐富特色文旅産品供給?文化和旅游部産業發展司司長繆沐陽説,將着力在産品上新、場景煥新、活動出新上下功夫。

  例如,激勵動漫産業創新發展,持續打造優質IP;實施文化創意産品提升行動,擴大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産品開發試點範圍;發布非遺好物,打造非遺市集,釋放非遺消費潛力;支持各地推出賞冰樂雪、避寒避暑、文創市集等應季應景的産品和服務。

  實施方案聚焦商品消費展開。我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商品消費仍然佔據主導地位。發布會上的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我國居民年人均商品消費支出從0.8萬元提升至1.5萬元,佔人均消費支出比重保持在50%以上。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負責人楊枿&&,接下來將從促進大宗消費、壯大新型消費、打造國際化消費環境等方面推動商品消費擴容升級。包括推進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擴大二手車流通;聚焦綠色、智能等方向,促進家電家居消費;積極推進首發經濟;培育“人工智能+消費”,打造更多消費新增長點等。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是實施方案的重要內容之一。“消費品關乎千家萬戶衣食住行,其質量影響着消費信心和預期,關係着人民高品質生活,是擴內需、惠民生的關鍵所在。”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稽查專員嵇小靈説,將持續發力強化專項監督、守牢質量安全防線、完善標準認證體系,以消費品質量帶動消費需求釋放。

  持續推動供給向新向優,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司長吳越濤&&,將加強技術引領、加力推動供給創新,提升品牌標準、深入推動供給提質,聚焦民生需求、持續推動供給惠民。

  其中,在推動供給惠民上,吳越濤説,下一步,將支持相關城市進一步加強重點區域停車設施規劃建設和存量設施更新改造,完善充電基礎設施網絡;積極支持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建設,推動培育一批戶外運動龍頭企業等。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