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土三輪”到“全球潮品”,這裡的“三蹦子”何以“闖世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3 07:59:12
來源:新華網

從“土三輪”到“全球潮品”,這裡的“三蹦子”何以“闖世界”

字體:

  新華社南京11月2日電(記者何磊靜、毛俊)曾被視為“草根”象徵的中國電動三輪車,正以輕巧實用、性價比高的獨特魅力駛向全球,成為歐美庭院、東南亞市集和南美莊園小道上的“新風景”。這股風潮背後,是江蘇徐州豐縣從貧困縣成為全球最大電動三輪車生産基地的故事。

 10月16日,江蘇省徐州市豐縣電動車生産企業內準備發貨的電動三輪車。新華社記者 毛俊 攝

  上世紀80年代,豐縣還以果樹種植為主。為減輕搬運負擔,腳踏三輪車走進農戶家,催生了本地作坊式三輪車製造。誰曾想,這個“土裏土氣”的行當,日後竟成為小城撬動全球市場的支點。

  2000年左右,兩輪電動車悄然興起。豐縣農民康雲清靈光一閃:“自行車能電動,三輪車為啥不行?”他湊齊部件,改裝出全縣第一輛電動三輪車,並於2002年創辦企業,拉開了産業序幕。隨後幾年,一批豐縣企業押注此賽道。至2010年,豐縣已成為全國最大電動三輪車生産基地之一。

 10月16日,在江蘇省徐州市豐縣電動車生産企業車間內,工人將組裝好的電動車開下線。新華社記者 毛俊 攝

  如今的豐縣電動車産業園正熱火朝天。在江蘇宗申車業有限公司車間內,機器人手臂精準焊接、涂裝,車輛快速下線。該公司産品已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推進的鈉電新能源項目,到2026年可實現200萬輛産能。在徐州美邦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廠,8條生産線全速運轉,最快40多秒即可組裝一輛車。公司總經辦負責人刁亞斌&&,其長期堅持“智造”與創新,擁有77項國家專利。

 10月16日,在江蘇省徐州市豐縣電動車生産企業車間內,工人在焊接電動三輪車配件。新華社記者 毛俊 攝

  成熟的産業鏈是豐縣“三蹦子”的核心優勢。多家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説,在豐縣就能配齊零件,眾多上下游企業就近配套。完整的産業鏈帶來了強大的成本優勢和市場韌性。産品形態也隨之不斷突破——從農用到物流,從環衛到旅游觀光,定制車型應有盡有。許多車輛還配備了液晶大屏、冷暖空調,並能藍牙解鎖、聯網。江蘇珠峰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銀虎介紹,公司會提前調研目標市場的道路狀況、政策法規及駕駛習慣,對産品進行適應性改造。

  “三蹦子”已成為豐縣與世界對話的鮮活名片。當地每年舉辦的展會吸引大批海外採購商。目前,豐縣已形成産業集群,電動三輪車年産能突破500萬輛,佔全國60%以上市場份額。今年1-9月,全縣規上電動車企業産值同比增長21.7%,外貿進出口額增長41.5%。

  10月16日,在江蘇省徐州市豐縣電動車生産企業車間內,工人在組裝電動三輪車。新華社記者 毛俊 攝

  站在新起點,豐縣瞄準産業高端化方向,通過建立研究院、深化産學研合作、系統部署強鏈延鏈等行動,拓展專用、特種車輛領域,2025年成功簽約新能源專用車等項目22個,計劃投資額達121億元。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