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論壇10月29日在江蘇南通舉行。600多名上市公司高管和投資機構代表、專家學者,圍繞“向新而行 以實致遠 智啟未來”的主題,共同探討上市公司如何錨定國家戰略鍛造核心競爭力,為“十五五”時期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築牢基礎、貢獻力量。
上市公司作為我國企業中的“優等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盤,科技創新的主力軍。新華社副社長霍小光致辭&&,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機遇,上市公司要以“新”為帆,在創新浪潮中澎湃新質生産力;要以“實”為錨,在實幹篤行中築牢實體經濟根基;要以“智”為槳,在數字化浪潮中啟航新程。同時,他&&,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良好的輿論環境。新華社將充分發揮旗下以中國證券報為代表的權威專業媒體廣泛&&資本市場的優勢,為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營造積極健康的輿論氛圍。
南通市委書記吳新明在致辭中介紹,南通正在開闢向新而行、以實致遠的新天地,着力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六大重點産業集群産值規模超1.2萬億元,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高端紡織入選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高新技術産業産值佔規上工業“半壁江山”,能夠為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豐沃土壤和廣闊空間。
多位專家學者就上市公司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和“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思考。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原副主任尹艷林&&,要充分理解“十五五”時期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把握好經濟發展是主旋律、實體經濟是着力點、國內市場是主戰場、改革創新是驅動力、民生改善是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幾個關鍵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鄧中翰認為,芯片産業的競爭,本質是産業生態的競爭,建議強化企業在創新決策、研發投入中的作用,發揮科技領軍企業“鏈主”效應,帶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構建繁茂的産業生態,助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目標中提出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專章部署,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張永軍&&,全球化發展是上市公司拓展發展空間、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企業要積極運用數字化和智能化方式優化生産運營,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
本次論壇由中國證券報與南通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記者 楊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