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自貿港:洋浦“庖丁”姚大飛,全球牛肉漂洋到海南-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29 21:25:27
來源:新華網

我在自貿港:洋浦“庖丁”姚大飛,全球牛肉漂洋到海南

字體:

  新華社海口10月29日電(記者陳凱姿)“零下25攝氏度的凍庫,藏着我們牛肉乾的第一口鮮!”深秋的蒙古國寒意濃濃,裹着加厚羽絨服的姚大飛剛洽談完合作,看著從烏蘭巴托倉庫即將發往海南洋浦的集裝箱,心裏一陣熱乎。

  依託海南自貿港“原料進口零關稅”政策,這批帶着草原氣息的食材,將在15天后抵達海南洋浦,並節省一大筆成本。

  姚大飛是牛肉加工企業海南紅焱食品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因對牛肉品質把控精準、業務流程熟稔,他被同行稱讚為洋浦“庖丁”。

  坐落於洋浦經濟開發區的海南紅焱食品有限公司。新華社發

  此時,在3000余公里外的洋浦,紅焱食品車間正飄出濃郁肉香。不銹鋼生産線以每分鐘30轉的速度運轉,工人將進口牛腱子肉切成拇指粗的條塊,送入全自動鹵制罐。冷卻區裏,剛出爐的牛肉乾泛着琥珀色光澤,包裝工麻利地將其封裝。

  2018年海南自貿港建設啟動時,已在肉類貿易領域摸爬了12年的姚大飛到海南考察。洋浦港巨輪林立的景象讓他動了心:“這裡的深水港能直泊南美貨輪,比轉港節省十幾天運輸時間。”2022年,他揣着積蓄註冊公司,成為洋浦保稅港區新晉進口肉類加工企業。

  姚大飛對品控近乎苛刻。他的辦公室裏,陳列着以多個國家原料製成的牛肉乾樣本,每塊都標注着養殖周期、飼料成分甚至屠宰時間。

  海南紅焱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人在倉庫作業。新華社發

  海南自貿港政策是姚大飛扎根海南的底氣。“以前做進口牛肉加工,成本要多出12%的關稅。”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貨櫃27噸的進口牛肉,在洋浦加工增值超30%後內銷,單櫃能省12萬元。

  更讓他驚喜的是通關效率。洋浦海關的“抽樣即放行”政策,讓貨物出港時間從3天縮短到8小時。“去年重慶的訂單當天發貨,客戶都不敢信!”

  2024年3月,紅焱食品的車間多了3條新生産線,日加工能力從6噸躍升至15噸,進一步填補海南高端肉製品加工空白。那時,洋浦加工增值政策備案企業的産品,早已從糧油拓展到牛羊肉、珠寶等多品類。姚大飛説:“以前我們追着客戶跑,現在他們主動來考察,直言‘洋浦産’有成本優勢。”

  如今,姚大飛的採購版圖已覆蓋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公司在洋浦保稅港區的2000平方米冷鏈倉庫,常年儲備着300噸進口牛肉,並採用“採購一批、運輸一批、加工一批”的流轉模式,同時有三批貨物在途。這些食材在車間裏變身3大類12種産品。牛肉乾、醬鹵牛肉……去年新研發的牛肉醬,剛上市就接到不少連鎖超市的訂單,産品銷往全國各地。

  姚大飛(中)在庫房接待外地客商。新華社發

  得益於海南自貿港政策,洋浦正積極打造“國際健康食品港”,重點聚焦精品肉類和功能性食品等産業,港區內多家企業投身於肉類加工。僅2024年前10個月,洋浦就從拉丁美洲進口了總值達5億元的肉類産品,同比增長率高達488.6%。

  在紅焱食品廠房裏,剛包裝好的牛肉産品列隊等候出庫,貨車鳴笛聲與車間機器聲交織成美妙音符。姚大飛想快一點回到海南:“全球牛肉漂洋到海南,我也希望‘洋浦産’牛肉製品更快地進入千家萬戶。”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