嘮“科”話|告別“插卡時代”,eSIM將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22 21:01:25
來源:新華網

嘮“科”話|告別“插卡時代”,eSIM將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

字體: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張驍)提到手機裏的SIM卡,幾乎人人都不陌生——沒有它,打電話、上網都成了空談。過去,我們習慣把小小的實體SIM卡插進手機卡槽,如今,一種“看不見”的eSIM卡,正悄然改變這一傳統模式。

  近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正式獲得工信部eSIM手機商用試驗批復許可,並在全國上線eSIM手機辦理業務。10月22日,國內首款eSIM手機正式發售。這個藏在手機裏的“隱形SIM卡”,究竟是什麼?又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終端實驗室主任馬鑫介紹,eSIM卡就是把傳統實體SIM卡的芯片,直接嵌入到終端設備的主板上,不需要插卡。只要通過“空中下載技術”(OTA)從運營商那裏獲取數據並激活,就能正常使用通信服務。打個比方,它就像給設備“雲端辦卡”,省掉了插卡、拔卡的麻煩。

  其實eSIM不算新技術,2010年就有了技術原型,目前全球已有數百家運營商支持手機eSIM服務。此前,我國已在物聯網、智能穿戴、筆記本和平板電腦等産品上開展了eSIM應用,本次三大運營商獲批,是將商用範圍進一步擴大至手機終端。

  中國聯通北京西單營業廳內的eSIM業務展示。新華社發

  對我們普通人來説,eSIM的好處很直接:

  用機更省心:再也不用擔心SIM卡丟了、壞了,或者換手機時反復拔插卡槽。現在去運營商線下營業廳,帶好身份證和支持eSIM的手機,掃描相關二維碼下載並安裝eSIM卡數據,即可瞬間激活、享受服務,而且不收取任何卡費、手續費。

  跨國更方便:經常出國的人不用再提前買當地實體卡了。“國行”的eSIM手機支持開通國內運營商和海外運營商服務,不管是商務出差、留學還是旅游,使用運營商提供的國際漫游業務或者在海外開通當地eSIM卡,即可便捷實現海外網絡服務,省去了找營業廳、換卡的麻煩。

  設備更靈活:運營商提供eSIM一號雙終端和eSIM獨立號碼兩種類型電信業務,可以支持智能手錶、平板電腦、智能眼鏡等13個品牌的80多款eSIM設備。

  對行業發展而言,eSIM的價值同樣顯著。通過eSIM技術,運營商可實現設備和用戶卡數據的遠程數字化管理,有助於降低運營成本;對手對手機廠商而言,擺脫卡槽設計限制,騰出更多機身空間,為産品創新設計(如更輕薄機身、更高防水等級)提供可能;在工業領域,耐高溫、抗震動的eSIM還能讓支持eSIM技術的物聯網終端産品在更惡劣的環境工作,助力傳統産業實現智能化升級。

  當然,現在eSIM手機還在商用試驗階段,只能線下辦理,服務場景也在逐步完善。專家提醒,買之前最好先問清運營商的辦理細則,確認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以後換設備時,記得刪除舊設備裏已下載存儲的用戶卡文件數據並解除訂購的eSIM套餐,避免出現丟卡、持續扣費的問題。

  從“插卡”到“無卡”,eSIM不只是通信方式的微小改變,更在潛移默化中讓我們的數字生活變得更便捷、更靈活,為未來智慧生活打開新可能。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