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5.2% 高技術製造業增勢亮眼-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21 10:44:17
來源:經濟參考報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5.2% 高技術製造業增勢亮眼

字體:

  10月20日,我國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成績單”出爐。初步核算,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101503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快於上年同期0.4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顯著高於全部規上製造業增速水平,不斷為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總的來看,前三季度穩就業穩經濟政策舉措接續發力,主要宏觀指標總體平穩,經濟運行保持穩中有進態勢,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我國經濟“穩”的格局、“進”的勢頭、“韌”的特性沒有改變,保持穩中有進發展態勢具有堅實支撐。

  供需兩端發力 中國經濟顯韌性

  “5.2%的增速充分反映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廣闊的市場、完整的産業鏈、強競爭力的産品和制度優勢都是經濟持續穩定的重要支撐力量。”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各行業生産供給增勢良好。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鄭學工介紹,其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1.2%和9.2%。另外,旅游出行、快遞外賣等相關服務業增長較快,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5.6%、5.8%和4.6%。

  10月2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101503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

  圖為在山東港口青島港,一艘貨輪在拖船輔助下停靠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俞方平 攝)

  國內需求也呈持續改善態勢。“提振消費政策持續落地顯效,服務消費保持較快增長,消費市場總體保持穩定。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3.5%,拉動GDP增長2.8個百分點。消費需求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鄭學工&&。

  同時,面對多方面壓力和挑戰,外貿韌性亦不斷彰顯。前三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336078億元,同比增長4.0%。“我國進出口展現出較強韌性。其中,前三季度出口累計增速達6.10%,顯著高於去年同期的4.40%和去年全年的5.82%。其中,機電産品、高新技術産品與集成電路對出口金額的拉動作用最為顯著。值得注意的是,機電産品已連續七個月成為我國出口增長的核心支撐。”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

  持續轉型升級 新動能激活增長新引擎

  當前,“我國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目標仍有較多有利條件。”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看發展態勢,今年以來,國民經濟頂壓前行,不僅穩住了基本盤,不少關鍵領域還實現了新突破、新提升。

  看發展動能,中國經濟正在換上新的增長引擎。“總量總體平穩的基礎上,結構轉型升級在持續進行,新質生産力和綠色低碳動能持續增強。其中,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産量同比仍以兩位數的增速發展;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繼續保持較好增勢。”羅志恒分析稱。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顯著高於全部規上製造業6.8%的增速水平;集成電路製造、電子專用材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2.4%和20.5%;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動車組等産品産量分別增長29.8%、16.3%、8.6%。

  業內人士預計,四季度,以高技術製造業為代表的新質生産力領域仍將延續較快增長勢頭。“新質生産力發展將繼續創造新的增長點,有效激發自主創新活力與産業升級動力,也有助於對衝下行壓力,增強上行動力。”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

  與此同時,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步伐也在加快。“前三季度,高性能化學纖維、生物基化學纖維産量分別增長34.0%和20.2%,纖維增強塑膠製品産量增長26.3%。傳統行業積極融合‘AI+’等並加快設備更新與技術改造,形成‘老樹發新枝’的良性發展格局,也進一步支撐經濟穩定增長。”董忠雲&&,我國經濟正處於結構調整與新老動能轉換的關鍵“蛻變期”,在當前階段,經濟發展內在質量的提升,比表面數值的增長更具深遠意義。

  積極因素積聚 全年目標實現有支撐

  多項先行指標和高頻指標顯示,積極因素正在累積。9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連續2個月回升;10月上旬,流通領域一些重要工業品價格繼續回升,有利於企業盈利狀況改善;據有關部門測算,中秋和國慶假期國內出游8.88億人次,群眾體育賽事、演唱會、音樂節等人氣十足。繼大規模消費補貼推動實物類消費擴張之後,服務消費正逐步成為我國消費的新增長點。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龐溟&&,應繼續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成為新的增長極,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保持較快增長,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領域不斷取得突破。這不僅為經濟注入新動能,也將繼續為我國在全球産業鏈重構中贏得主動權提供有利條件。

  “當然,仍要看到經濟還面臨一系列挑戰,需進一步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重大改革,激發地方政府、居民和企業的積極性,進一步釋放經濟活力。”羅志恒進一步&&。

  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持續顯效正為經濟平穩運行保駕護航,近期宏觀調控也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我國有充足的政策空間、豐富的政策工具、常態化的政策儲備,能夠有效應對各類風險挑戰。”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下階段,着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記者 韋夏怡)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