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國調研行丨政策“活水”激蕩産業新動能——海南自貿港的“洋浦實踐”-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8 18:06:33
來源:新華網

活力中國調研行丨政策“活水”激蕩産業新動能——海南自貿港的“洋浦實踐”

字體:

  新華社海口9月28日電 題:政策“活水”激蕩産業新動能——海南自貿港的“洋浦實踐”

  新華社記者唐斕、梁倩、楊冠宇

  作為海南自貿港發展的“先行者”和“試驗田”,洋浦經濟開發區保稅港區自設立以來不斷釋放政策活力、集聚産業動能。近日,“活力中國調研行”採訪團走進位於儋州的洋浦保稅港區,探尋區域經濟持續向新、向上的“發展密碼”。

  這是海南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9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是海南自貿港設立後,洋浦保稅港區引進的首家大型實體企業,自2020年8月落戶以來,年産值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59.5億元,成績亮眼。董事長張慧&&:“我們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後首批入園企業,可以説是嘗到了政策的‘頭啖湯’。”

  自投産以來,澳斯卡享受了一系列政策優惠。其中,最關鍵的便是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國外進口的大豆、菜籽等原料,經過澳斯卡智能化生産線加工成食用油,若增值超過30%,銷往內地時可免繳進口關稅。

  這是位於洋浦經濟開發區保稅港區的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9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含金量十足。”洋浦經濟開發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馮楠&&,該政策目前已從最初聚焦糧油産業,擴展至健康食品、海産品等領域;從單一的初級加工,覆蓋到深度加工和高附加值加工。

  “我們從巴西、阿根廷進口牛肉,在洋浦保稅港區加工成牛肉乾、醬鹵牛肉等即食産品後銷往全國。”海南紅焱食品有限公司生産負責人王偉壯介紹,目前,該公司每年從拉美進口約2000噸牛肉,隨着生産規模擴大,未來進口量還將增加。

  在位於洋浦經濟開發區保稅港區的海南紅焱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分裝産品(9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儋州洋浦片區內銷貨值達95.27億元,免關稅額7.37億元,佔全省免關稅總額的八成以上,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另外還有企業與個人“雙15%”所得稅優惠等政策紅利,洋浦為企業營造出“輕裝上陣”的一流營商環境。

  依託地理優勢和創新政策紅利,洋浦保稅港區發展迅速。作為輻射東南亞、聯通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國際樞紐港,洋浦港目前已穩定運行63條航線,覆蓋國內沿海及東南亞主要港口,其中外貿航線33條,內貿航線30條。

  2025年8月7日,澳斯卡生産的2000噸食用植物油順利出口印度,標誌着海南自貿港糧油加工産業進軍國際市場取得“開門紅”;8月初,由米爾普羅(海南)船艇科技有限公司進口的高端救援艇座椅維修完成後順利通關並空運出口,完成洋浦首單“兩頭在外”保稅維修業務。

  隨着越來越多“首單”“首批”業務的成功實踐,儋州洋浦的區域經濟結構正朝着更加多元、高端的方向邁進。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釋放政策紅利,海南自貿港將吸引越來越多優質企業前來“安家”;未來,“海南製造”將在世界舞&上綻放新時代中國對外開放的璀璨光芒。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