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 題:綜合實力更加雄厚 服務質效顯著提升——國新辦發布會聚焦“十四五”時期金融業發展成就
新華社記者李延霞、劉羽佳、張千千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四部門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時期我國金融業發展成就。
9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朱鶴新介紹“十四五”時期金融業發展情況,並答記者問。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行業綜合實力更加雄厚
截至今年6月末,中國銀行業總資産近470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債券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外匯儲備規模連續20年位居世界第一……一組來自發布會的數據顯示,我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顯著增強。
這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介紹情況。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金融事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體制改革全面深化,頂層設計更加完善,我國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邁上新&階。”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
這是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在介紹情況。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銀行業保險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跨越,綜合實力更加雄厚,全球最大信貸和第二大保險市場地位更加穩固。
近年來,我國着力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今年8月,A股市場總市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十四五”期間,我國資本市場實現了量的穩步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也為“十五五”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這是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朱鶴新在介紹情況。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我們持續做好外匯儲備經營管理,保障資産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外匯儲備充分發揮了國家經濟金融重要‘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朱鶴新&&。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大幅提升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
“十四五”以來,金融系統堅持從經濟社會大局出發,着力優化金融資源配置,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服務質效明顯提升。
來自發布會的數據顯示,5年來,銀行業保險業通過信貸、債券、股權等多種方式,為實體經濟提供新增資金170萬億元。近5年,交易所市場股債融資合計達到57.5萬億元,直接融資比重較“十三五”末提升2.8個百分點,達到31.6%。
資金總量增加的同時,資金結構持續優化。5年來,科研技術貸款、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基礎設施貸款年均增長27.2%、21.7%、10.1%。目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6萬億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個百分點。目前A股科技板塊市值佔比超過四分之一。
民生保障顯著增強。5年來,保險業累計賠付9萬億元,較“十三五”時期增長61.7%。農業保險為8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商業養老、健康保險積累準備金11萬億元。
不斷暢通的金融血脈,離不開宏觀政策的有力引導。“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中國特色現代貨幣政策框架初步形成,實施和傳導更為有效,助力‘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順利完成。”潘功勝&&。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取得重要成果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
五年來,我國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取得重要成果。目前我國金融體系總體穩健,金融機構整體健康,金融市場運行平穩。
截至今年6月末,與2023年初相比,融資&&數量下降超過60%;優化調整首付比例、房貸利率等多項政策,並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每年可為超過5000萬戶家庭減少利息支出約3000億元……重點領域風險有序化解。
穩妥處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是重中之重。“當前,無論是高風險機構數量還是高風險資産規模,都較峰值大幅壓降,在金融體系中佔比都比較小,風險完全可控。”李雲澤説,相當部分省份已實現高風險中小機構“動態清零”。
這是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介紹情況。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吳清&&,“十四五”期間,A股市場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上證綜指年化波動率15.9%,較“十三五”期間下降2.8個百分點。
“要平衡好短期與長期、支持實體經濟與保持金融體系自身健康性、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的關係,維護我國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潘功勝説。
金融業改革開放持續推進
持續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縱深推進科創板、創業板改革,完善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金融管理部門在發布會釋放的一系列信息,折射出我國持續推進金融改革開放的堅實步伐。
以改革激活力促發展。截至今年8月底,各類中長期資金合計持有A股流通市值約21.4萬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32%;推進貿易收支便利化、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等改革落地見效,“十四五”以來辦理相關業務近4.6萬億美元。
以改革強監管防風險。“總局系統機構改革圓滿收官,‘四級垂管’架構有效運轉,金融消保統籌工作紮實推進,省市縣三級防非打非機制全面覆蓋。”李雲澤&&。
全球前50大銀行有43家在華設立機構,40家最大的保險公司半數已進入中國;7月末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股票、債券、存貸款超10萬億元……我國金融對外開放成效顯著。
“我們將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外匯營商環境,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助力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朱鶴新&&。